浙東匹夫 作品

第433章 辦法多得是,不要大驚小怪

 不過人總是不知足的,全部寫下來後,糜竺還追著問:“還有麼?還有麼?”

 諸葛瑾被纏得不行,只好再隨口說:

 “還有就是那些老辦法唄,我軍在南方,搞海船捕魚搞了這麼些年了,到了北方,也能推廣新的流刺漁網,供海船拖網捕魚,多少能緩解一些糧米的壓力。

 再就是,我自會跟袁譚交涉,把相關漁具技術也分潤給青州北部沿海漁民,這樣青州本地也能多吃魚、省下些額外糧麥,到時候沿著渤海,從青州運去漁陽,也能略有小補。”

 諸葛瑾此前認為“漕運改海”不可行,並不是說技術上完全做不到,只是運力規模方面不現實,海船還是太少了。

 任何方案,脫離距離、規模單獨談可行性,都是不切實際的——就比如有人會覺得,連古希臘都做得到糧食海運,為何漢朝做不到?這就是脫離了距離和規模來談。

 希臘才多大點面積?跨個愛琴海或者去克里特島運糧,才航行多遠?愛琴海最寬的地方也只有五百里。

 對比到東方,如果諸葛瑾要的漕運,僅僅是跨越一個渤海灣,從青州北岸運到幽州沿岸,那絕對是做得到的,因為渤海也就五百里寬,跟愛琴海差不多。

 目前無法做到的,只是從南方大老遠兩三千里長期、大規模調運。

 而此前制約渤海灣沿岸糧食調運的主要瓶頸,在於青州人口也不算多,土地也多有丘陵,所以青州的餘糧也不多。

 但如果能統籌好,讓青州人也普遍學會沿海拖網捕魚,多吃魚省下來的口糧賣到幽州,就能緩解一大口了。

 所以關鍵還是統籌和規劃,以及能不能激發商人調運的積極性。

 這麼大的長期轉運工作,如果靠官辦,最後肯定會低效、弄出一大堆損耗環節,吃拿卡要。

 但如果能外包給商人,同時又給商人足夠的利益誘餌,讓他們不敢懈怠、不至於出現轉運中斷,那麼幽州的糧食問題,絕對是能解決的。

 諸葛瑾有那麼多後世鼓勵商人為官府運糧的思路可以調用,比如宋朝人給為邊疆運糧的商人發鹽引,還有其他歷朝歷代工具箱裡的政策。

 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拿出一兩個來,諸葛瑾覺得完全是夠用的。

 諸葛瑾啟發完糜竺後,最終總結道:

 “所以,解決幽州苦寒之地的糧米問題,不要只盯著糧米,有那麼多替代品呢。關鍵是誘導一部分富餘的農人去漁獵放牧,然後把畜牧和漁獵所得的貿易體系搭建起來。

 同時又要防止貿易導致漁獵和畜牧的胡人變強,就要設計一套律法,讓漁獵畜牧的百姓,愈發嵌入到官府鼓勵的交易體系中,讓他們無法自給自足生存,如此,就能既得其利,又能避免胡人尾大不掉。

 你到了幽州,先按我剛才說的那幾點做,剩下的一時說不清楚,等我親自到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