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34章 車騎將軍來了,青天就有了

 ……

 諸葛瑾是說幹就幹的脾氣,安排任務雷厲風行。

 此後幾日,魯肅就幫著連夜趕稿,核算利弊,三易其數,最終拿出了一套跟袁譚軍就捕魚技術交換糧食貿易額度的“條約”,然後讓袁譚派駐諸縣的辛毗立刻帶回臨淄,讓袁譚定奪。

 袁譚也是在聽說諸葛瑾親自北上、駐紮琅琊諸縣、統籌北部三州事務後,才把辛毗派來常駐,聽候差遣的。

 這個做法,倒是有點類似於後世往別人的領地派遣常駐的領事、公使。

 辛毗拿到諸葛瑾的條件後,大致問了一下執行細節,揣摩清楚該怎麼跟袁譚說之後,就馬不停蹄走了。

 四天之後,身在臨淄的袁譚,就接到了辛毗送來的文書。

 “諸葛子瑜這究竟是何意?佐治你還是直接說吧,這條文看著如此冗長,誰耐煩細看。”

 袁譚看了幾眼那些過於細節的條款,就有些頭大,讓辛毗直接挑重點的說。

 反正他現在已經擺爛了,已經做好了一兩年內,逐步被劉叔接管邊防的心理準備了。

 這也算是一念天地寬,心態轉變之後,很多事情都可以輕鬆些。

 後世誰見過大集團老闆,是親自一條條看合同的?還不都讓法務部的幫忙解讀。

 辛毗連忙幫著解讀:“子瑜先生的意思,就是他願意把徐州軍和揚州軍此前用了數年的流刺拖網捕魚之法,以及其他一些改造沿海漁民所用漁船的技術,統統轉讓給我軍。

 他們琅琊方面負責派出工匠、計吏,幫我們統籌規劃改造,手把手教我們的工匠手藝,如果能順利推廣,青州沿海總也能額外多養活數萬戶漁民,節省出數萬戶口糧。

 而子瑜先生也不白要我們多省出來的口糧,他只是要求我軍,每年承諾按保底價販賣給他們三萬戶的口糧。他們自會派沙船來東萊和北海沿岸的港口承運、付給我們約定的價款,可以用銅錢結算,也可給絹帛或瓷器茶葉結算。”

 袁譚原本以為諸葛瑾是要一次性給他一個技術、從此每年從他那兒無償拿糧食,那樣的話他還是挺心疼的。

 聽辛毗一解讀,原來不是白拿,而是要一個長遠保證,保證每年不漲價、足量供應賣平價糧,這樣就相對可以接受了。

 袁譚也不廢話,直截了當問重點:“他這條款裡,寫的價錢是多少?”

 這些關鍵數據,辛毗一路上早就反覆看背熟了,立刻應聲答道:“目前出到的是每石二百錢……倒是比正常年景低了些。不過若是豐年,穀賤傷農,也賣不到二百錢一石。”

 東漢在天下大亂之前,正常年景谷價在二百到四百錢每石之間波動,二百屬於比較便宜的年份。

 極端穀賤傷農的年份,跌破一百錢的也有,但那得是連續幾年全國性大豐收的情況,非常罕見。

 漢末自從天下亂了之後,就再也沒有糧食便宜到二百的時候,諸葛瑾壓得還是比較低的,肯定要袁譚稍微補貼一點。但諸葛瑾給了他新技術,後續還有其他合作,算是互利,袁譚也只能接受。

 畢竟趙雲可是在幫袁譚守他原本靠自己已經守不住的領土。

 “也罷……這個價錢倒也能忍,就應了吧。”袁譚嘆息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