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43章 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天下人的算學水平都是垃圾(除了我二弟)

 屠宰分割醃製,肉聯廠產業鏈一條龍全覆蓋,還可以加上牛皮鞣革制甲、牛筋鞣製弩弦、羊皮鞣製皮襖、乳製品廠等等產業。以後三郡草原的畜牧加工集散都放在這裡。

 只要胡人肯配合,肯隨時源源不斷來賣牛羊出貨,保證牛羊的供應鏈,這種集中高效的生產方式,就不會掉鏈子。

 同時還能促成草原上牛羊在不長肉後及時殺掉,不要再白白多吃草導致浪費飼料、肉也白白變老。

 整個三郡草原的畜牧產品總產量,絕對能比原有的生產秩序和資源配置模式下,再暴漲一半,甚至一大半。

 代價只是會額外用掉巨量的海鹽——但鹽這東西生產成本不算什麼,主要是稅重。諸葛瑾用了曬鹽法後,自己從源頭掌控全產業鏈,那就幾乎是無本生意了。

 ……

 諸葛瑾和糜竺把大致的行動方略,跟這些胡人盤點了一番。

 然後諸葛瑾又拿出他擅長的數學工具,跟有疑問的、算賬算不明白、看不清收益率的使者,一一對賬辯駁。

 那些胡人能有什麼數學水平?很多問題他們原本也只是腦子裡一團漿糊,有個模糊定性的概念,而從未有精細的定量分析。

 被諸葛瑾這麼一條條掰開了揉碎了拆解成本,不一會兒,那些胡人使者就豁然開朗,並且驚為天人。

 諸葛瑾可是能從“食物鏈能量傳遞效率”說起,把牛羊豬為什麼飼養最高效、為什麼養其他動物不行,什麼習性什麼生理特徵能讓動物多長膘多長肉。

 一直聊到飼料轉肉比的收益率曲線,然後得出黃金屠宰時間點。

 “知道為什麼最適合養殖吃肉的動物體型,是羊這種尺寸的麼?因為再小的動物,生長雖然快,但散熱浪費太大。動物的散熱是跟長度的兩次相乘倍成正比的,動物的產熱和消化吸收生理活動消耗的能量,是跟長度的三次相乘倍成正比的。

 所以算下來,就是羊那麼大的動物剛好是快速養肉的最優解。鼠、兔生長繁殖比羊快,但是太小了,大部分吃下去食物都維持體溫散熱散掉了,存不住變不了肉。

 豬、牛比羊大,按說單看體型比羊長肉低效。但牛多一個百葉胃,能多消化一次草料,吸收得比羊徹底,彌補了體型過大的額外損失。豬吃了睡睡了吃,飼料被運動消耗浪費的少,都長膘了,也能彌補這個能量損失……”

 這些話,諸葛瑾在說的時候,都儘量用深入淺出、漢朝人就通俗易懂的詞彙,來簡單剖析。

 概念都是高中生物課本上的概念,他一個前世的高中教培金牌講師自然是掌握得信手拈來綽綽有餘,只是轉述時換了些詞。

 最終,讓一群養了一輩子牛羊的胡人,都不得不承認:原來哪怕不考慮經營、統籌規劃,只考慮對養牛養羊本身的理解,他們這些傢伙也只是實踐經驗豐富,但要說對道理的提綱挈領,跟諸侯相比簡直是望塵莫及。

 諸侯卻是天生生而知之者的聖人,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作為一個漢人士大夫,居然對養牛養羊都能認識高屋建瓴到這種程度。

 這樣紮實的基礎,再配合他的數學統籌工具,怎能讓胡人不心服口服?這畢竟是在胡人最擅長的領域,正面堂堂正正把胡人給碾壓了。

 當天的這場大會,諸葛瑾前前後後,有問必答,足足跟胡人使者們飲宴了兩個時辰,最終讓這些胡人對於方案的可行性不再有任何懷疑,徹底心悅誠服。

 ……

 當然,對可行性和可實現性不再懷疑,並不等於對整套方案的一切環節,都不再質疑。

 那些胡人使者心裡也清楚,眼下還剩最後一個難以想出調和之策的關鍵,那就是如何互相長期取信於對方、如何讓漢朝官府承諾長期穩定把這個邊市榷場搞下去,而且要確保交易量始終如一,不會被卡脖子。

 胡人一旦深入嵌合到這套貿易合作體系中,好處固然是巨大的,但從此性命也操於人手了。

 諸葛瑾只回答了“我們有足夠的鹽讓伱們醃肉”,但醃肉畢竟是要額外增加成本的,鹽也會有浪費。烏蘇等使者,對諸葛瑾此前提到了一句的“牛羊期貨”,還是非常好奇。

 按照諸葛瑾剛才簡單解釋的字面意思,那個“牛羊期貨”,似乎是確保你牛羊多了、有可能遇到草原雪災草料斷頓會大批餓死,那就提前運來漢地賣了。將來你還想要牛羊,就可以再買回去。

 如果牛羊可以統籌調度、跨越時間存取,這對於草原胡人,當然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

 因為他們自己存著牛羊,每過一天就是要額外損失一天飼料成本的,能存在漢人這兒,哪怕打個九折,甚至八折,只要能確保將來能及時取出來,胡人都願意。

 換言之,這個時代本就沒覺得存牛羊該給利息,反而覺得存的人應該給保管費,這個保管費就是飼料成本。

 他們還是不信,諸葛瑾怎麼就保證將來能取出來呢?

 面對這個問題,諸葛瑾也再次拋出了他高屋建瓴的創見:“這個,倒也容易。首先,你們來賣活牛羊時,如果不想兌換成鹹肉,而是兌換一個‘將來缺牛羊時領回牛羊或鮮肉的機會’。

 那麼,漢商首先會按照這個存兌牛羊的官價,把相應的錢付給你們。當然,這個官價,肯定是要比正常市價低兩成的,這兩成差額,就算是朝廷榷場的保管費和超期飼料費。

 除了當場按八折付給你們錢,朝廷還會出具一份雙方蓋了印璽的契券,騎縫合同對齊,列明你們此批出售套期牛羊的時間、只數、分量、價款。

 將來你們缺牛羊了,要直接換回沒醃的鮮肉,或者活牛羊,就按照市價拿來銅錢或金銀,再把這份套期牛羊的契券拿來,勘合無誤就能承兌、而且也是按官價贖回。

 最終的具體折扣,根據贖回年限的長短,多退少補。一年期多退一成,實際上等於打九折。三年期不補不退,實際上等於打八折。五年期再多打一折,實際上相當於七折。超出五年沒有承兌的,就不承兌了,直接拿著當初賣牛羊的銅錢,該幹啥幹啥去。

 不過如果遇到實在整個草原都雪災、牛羊養不住必須屠宰的年份,朝廷也會確保按照醃肉的價格,把牛羊折成醃肉還給你們,而且醃肉比鮮肉貴的部分,我們只收一半的鹽價。剩下一半鹽醃的成本,就當是朝廷無法履約的補償。朝廷家大業大,豈能在這種事情上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