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59章 直搗襄平

 柳毅、陽儀,這倆無能匹夫誤我!遂使豎子成名!可恨吶,沒能在戰場上跟趙雲分個生死!”

 公孫度臨終迴光返照,說話氣息反而強勁有力了些,著實發洩了一番胸中鬱悶。

 旁邊的心腹幕僚王烈、邴原,乃至他兒子公孫康,其實知道主公這是在自我安慰呢。

 他們心中公允地暗忖:當日若是主公親領大軍決戰,肯定能打得比柳毅、陽儀更好。但想贏趙雲,怕是依然希望渺茫……說不定就跟柳毅一樣,直接陣亡了。

 但人之將死,死者為大,眾人也不想戳穿他的最終幻想,只是順著他的話往下說,好讓他走得安詳些。

 公孫度抒發完心中最怨念的不甘後,也冷靜下來,又抓著公孫康的手,諄諄教導:“既是天意不佑我公孫氏,將來你若不敵,還是想想怎麼跟劉備談一個條件吧。

 當今亂世,州郡之主力不能及,最終兵敗退出天下之爭的,也不在少數。二袁之前,極少有走到身死族滅那一步的。”

 不過,公孫康卻比其父想象的更有骨氣一些,他眼神中閃過一絲堅毅,勸父親放心、儘管由他自主。

 只聽公孫康說道:“父親,此一時,彼一時也,若是我們尚未跟趙雲、周瑜交戰,他們或許還肯給一個優厚的歸順條件。

 現在已經打成這樣了,他們兵勢正盛,我們再去求饒,他們豈會優待?到時候便是一介階下囚!周瑜會覺得,我們大勢已去,就算不優待我們,我們也翻不起浪來!

 所以,要求和,也要以戰求和,死守襄平,讓他們攻勢受挫,讓他們看到我軍若是不停戰,他們也不可能輕易奪取遼東全境。然後再跟他們談個條件,哪怕放棄襄平,遠走他方,換取他們不要窮追不捨,才有可能被答應。”

 公孫康這番思路,公孫度當然也能理解。

 他們作為海東雄主,跟中原那些諸侯還是有很大不同的,覺得就算戰敗了,也不是無路可退,不是非得投降不可。

 因為他們已經是天下最邊緣的諸侯了,在這些地理環境裡崛起的諸侯,會有一股不可久居人下的桀驁。

 當年秦始皇統一天下時,那些不願意降秦的桀驁反抗者,也說過“今海內一統,不願降秦,非北走胡即南走越”。

 對於跟“胡”或者“越”接壤的諸侯而言,被中原王朝逼急了,還可以繼續往更胡化的偏遠地方跑,就算將來重建根據的地盤很蠻荒,也好過給人讓奴才。

 地盤可以差,但一定要自己當老大。

 而這種心態,是中原腹地諸侯不可能有的。因為中原腹地諸侯四面八方都是王化之地,他們沒地方跑。這兩類諸侯的思維模式,在這個問題上有本質性的分歧。

 公孫度能理解兒子的想法,但他還是忍不住提醒:“你不願鬱郁久居人下,固然是好。但我們公孫家,也不能冒著斷子絕孫的風險孤注一擲……唉,也不知道恭兒如何了,我軍主力被趙雲殲滅,昌黎應該也不能久守了……”

 公孫度感慨半晌,還在那兒絮絮叨叨,氣息也越來越微弱。

 公孫康看著父親大限將至,卻還在糾結這些,他也下定了決心,突然語出驚人:“父親太看得起二弟了,他已經投降了趙雲,前天還被趙雲帶到險瀆縣,勸降了險瀆縣的守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