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茶客 作品

第一百五十九章 綠帽

    “在笑什麼?”正在姜梨想的出神的時候,身後突然傳來姬蘅的聲音。姜梨回頭一看,他與自己並肩站在院子門口,並未看向自己,而是看向天空,不知在看什麼。

    “沒什麼不好的事,覺得很好,就笑了。”姜梨道。

    “那看來接下來你會一直笑。”

    “什麼?”姜梨一愣。

    姬蘅道:“跟我來。”他走出了院子。

    姜梨連忙跟上。

    這會兒國公府孔六一行人都醉倒了,司徒九月去煉藥了,除了下人外,就只有姬蘅和姜梨兩個人。姜梨見他走動的方向,分明是向書房走的,頓時心知肚明,大約姬蘅是有話要跟他說的。

    恰好,她也有話想對姬蘅說。

    二人走的不快也不慢,雪地裡能清晰的映出兩個人的腳印,姬蘅的深些,是靴子的形狀,姜梨的淺些,是繡鞋的形狀,一大一小,十分和諧。

    很快,兩人就走到了書房前面,小廝將門打開,姜梨和姬蘅走了進去。

    書房還是姜梨熟悉的樣子,黑白肅殺的模樣,和姬蘅的樣子極為不相襯,但又覺得,好似又是相稱的。他的內心就是如此殺伐果斷簡單利落,黑白最好。

    姬蘅走到桌前,給姜梨倒了一杯茶,又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姜梨發現,無論什麼時候去國公府,姬蘅的書房,茶壺裡的茶水,便總是溫熱的。

    這或許說明了他的性子,凡事都有準備。

    姜梨在他的書桌前坐了下來。

    “兩個消息,”姬蘅道:“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要聽哪一個?”

    有一瞬間,姜梨恍惚了一下。

    過去薛昭同她玩鬧的時候,也極喜歡喜歡這般說道“兩個消息,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先聽哪一個”。

    面前坐著的年輕男人與薛昭是截然不同的人,而薛昭已經死了。

    她定了定神,從前她總是回答“先聽好消息”,可今日,她卻是對著姬蘅道:“壞消息。”

    姬蘅嘴角一勾,笑容玩味,“看來你喜歡先苦後甜。”

    “算是。”姜梨苦笑。可她何嘗是先苦後甜,要知道前生做薛芳菲的時候,她的一生,實在是先甜後苦。前半生只覺得人生花團錦簇,妙不可言,即便是有不滿、痛苦,都比不得歡樂來得多。所以老天是公平的,先前享福,後來就吃苦。後來發生的一切,可不就是證實了這句話。

    可她作為薛芳菲被沈玉容害死的苦,不知道又是什麼時候才能開始“甜”。

    “姜幼瑤找到了。”姬蘅道。

    姜梨一愣,脫口而出,“她在什麼地方?還在燕京城麼?”

    “還在燕京城。”姬蘅意味深長道:“不過她呆的地方,是一個你怎麼也不可能想到的地方。”

    姜梨見他話裡有話,便安靜的等待姬蘅接下來的答案。

    “她在右相府上。”

    “李家?”姜梨吃了一驚。她曾想過許多次姜幼瑤可能在什麼地方,但萬萬沒想到是在李家。李家和姜家素來不和,姜幼瑤便是再走投無路,也不至於去右相府上。況且李仲南那隻老狐狸,也不至於會利用姜幼瑤來做什麼,姜幼瑤對李家來說,沒什麼用處,說不準還會惹來一身臊,說是麻煩還差不多。

    “這是怎麼回事?”姜梨皺眉道,“是李家將她抓起來了?還是李家有別的圖謀?”

    “姜幼瑤從姜家逃走後,還沒跑到季家,就遇到了麻煩,”姬蘅聳了聳肩,“你知道的,燕京城說太平也太平,說不太平,能遇上的事也挺多。路過的李濂幫她解了圍,見她狼狽,就帶回了右相府。”

    “李濂?”姜梨聞言,倒是明白了幾分,“他這是早就看出了姜幼瑤的身份,才特意這麼做的。”

    右相的這位小兒子李濂,和他的大哥李顯不同,成日走馬遊街,是個紈絝子弟,雖然生了一副還算不錯的皮囊,卻到處胡鬧。至於喜歡過多少姑娘,糟蹋過多少女孩子,姜梨也是有所耳聞的。但就是這麼個人,面上卻還要表現的非常溫和大度,好似個君子一般,年輕的女孩子見了,稍不留意,便會被欺騙。

    其實別說是女孩子,便是男子,也時常被李濂的假象所迷惑。要知道葉世傑初來燕京的時候,若非姜梨從蛛絲馬跡中發現不對,及時提醒了他與李濂保持距離,李濂還不知道最後會利用葉世傑來達成什麼目的。

    李濂也跟隨右相去過大大小小的宴會,要說沒見過姜幼瑤,也是不可能。當初姜幼瑤身為首輔千金,美貌嬌豔,燕京城勳貴子弟們大多也都瞭解。就算那一日姜幼瑤是偷溜出府,喬裝打扮,李濂多半也能認得出來。

    再換句話說,如果是別人把姜幼瑤帶回府,姜梨相信也許對方並未認出姜幼瑤的身份,但換了是李濂,姜梨就有理由相信,李濂是認出了姜幼瑤,才對姜幼瑤做了接下來的動作。

    “顯然你的妹妹並不這麼想,”姬蘅氣定神閒道,“否則也就不會跟李濂回府了。”

    姜梨皺眉:“那他們後來怎麼樣了?”

    “後來……”姬蘅悠悠道,“當然是順其自然,帶回府後,說明身份,闡述難處,懇求收容,一人憐惜,一人感激,情投意合,如膠似漆……”他越說越不像話,語氣裡真是十足的嘲諷。

    “我知道了。”姜梨打斷了他的話。想也知道姜幼瑤會怎麼做,和姬蘅說的毫無差別,無非就是等回到李家後,洗清臉面,發現再也隱瞞不住,又看這位李二公子風度翩翩,溫柔體貼,便好一番殷殷語語,哭哭啼啼,惹得知道“真相”的李二公子心生同情,決議幫這位誤入歧途的小白兔隱瞞、收留,進而照顧她的未來以後。

    “他們現在如何了?”姜梨想了想,問,“已經到了如膠似漆的地步?”

    “只有多餘,沒有誇張。”姬蘅回答。

    姜梨心中簡直說不出是好氣還是可笑。雖然早就曉得姜幼瑤是個沒腦子的,但再沒腦子的人,哪怕是自私自利的姜玉娥,也都明白李家和姜家素來不和。別說是和李家的人私定終身,便是多一點交往,也是不可以的。那是把姜家的軟肋親手送到別人手上,那是給別人遞刀子。雖然姜梨並不認為為了家族犧牲個人是什麼很光榮的事,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這個道理,姜幼瑤只要不是三歲小兒,也該明白的。

    說不準三歲小兒都懂這個道理。

    “她可真是不把姜家的死活放在心上,明知道李家是什麼身份,也敢往上湊。”姜梨恨聲道。

    “也許她認為自己是戲文裡的女角兒,李濂是男角兒,互為世仇,愛情忠貞,感天動地,最後能譜寫一段賺人眼淚的傳奇。”姬蘅一本正經道。

    他今日也不知是怎麼了,嘲諷起姜幼瑤來也是不遺餘力。姜梨看向他:“這事你是怎麼打聽到的?”

    “右相府上,也有我的人。”姬蘅漫不經心道:“之前沒往右相府上找,覺得你那妹妹,也不至於膽大到如此地步。後來那邊的人偶然發現不對,回國公府了一趟,我讓人再確認一遍,才發現,”他笑了一笑,“世上還真有這麼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