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茶客 作品

第二百一十二章 追擊

    姜梨笑道:“我看他倒不是驅逐而已,恐怕是想將叛軍一網打盡,徹底消滅了。”

    桐兒問:“真的嗎?那倒是好事一樁,奴婢們也不必日日夜夜擔心,昭德將軍做了這麼一件大事,之後還是要回雲中的吧。奴婢還以為他會留在燕京城,一直防著成王捲土重來。”

    “怎麼會?國庫裡未必養得起這麼多兵將。”姜梨說著,心中突然一動,桐兒的話提醒了她。俗話說狡兔死走狗烹,要是徹底將成王的兵馬消滅,殷湛再留在燕京城也沒有什麼意思了。可殷湛還是如此乘勝追擊,要麼就是他心思單純,一心為國,沒有想太多,只要保護了燕京,立刻就會回雲中。要麼就是他心思太深,已經有了別的打算,即便清理了成王,也料定自己不會回雲中,能夠留下來。

    這是為何?

    姜梨的心中,慢慢的浮現起一絲不安。前方戰事未明,也不知道最後結果是個什麼,不是將士,似乎就只能坐在屋裡,焦灼的等一個結局。

    明月從外面走進來,看著姜梨,猶豫了一下才道:“姑娘……郡王世子來了。”

    殷之黎?他怎麼來了?

    姜梨不由自主的蹙起眉,她自來見人帶著三分笑意,唯獨每次見到殷之黎,就會有些抗拒,大約是因為她曉得姜家和殷家打的是什麼主意,而她又不願意順從,才會如此。

    她走出院子,就看見殷之黎跟在丫鬟的身後前來了。

    這一回,連殷之情也沒出現。

    姜梨對他行禮:“殷公子。”

    “姜姑娘不必對我如此客氣。”殷之黎依舊是一身白衣溫潤,他道:“我剛才已經見過了姜老夫人。今日是奉父親的意思,同姜首輔說幾句話,話說過了,順便給姜姑娘送東西。”

    姜梨詫異的看著他,陌生男女私自送東西,未免有些出閣。

    殷之黎也像是明白自己的話有些唐突,赧然的笑了笑,道:“其實是之情送給你的,她知道我今日要來姜府,就託我送一下。我本想交給姜老夫人,但姜老夫人讓我親自交給你。”

    姜老夫人仍然沒打消她和殷之黎在一起的念頭,姜梨的心中這般想著。就見殷之黎掏出了一個小匣子,他道:“我有看過,感覺很適合姜姑娘。”

    姜梨打開匣子來看,一看就怔住了,匣子裡是一把扇子,她把扇子抽出來看,扇面潔白,不知是用什麼布料做成,微微泛著光澤,上面繡著一朵梨花,倒是十分別致,繡工也很精緻。清清淡淡的顏色,然而扇柄又是玉做的,摸上去冰冰涼涼。做扇子的有很多,做的這般金貴可心的卻很少了,尋常的女孩子要是得了這麼一把扇子,自然是高興地。

    但姜梨卻也沒有太高興的感覺,這扇子固然好看,但比起姬蘅那把金絲牡丹摺扇來,還是要遜色許多。姜梨覺得奇怪,她原本也不喜歡太過濃烈豔麗的顏色,但和姬蘅相處的久了,也沾染上了姬蘅的習性,覺得這雪白可愛的顏色,太過寡淡了一些。

    殷之黎沒有察覺出姜梨的心思,仍然笑道:“馬上也要到夏日了,這把扇子,想來姜姑娘也用得著。”

    “多謝平陽縣主的好意,也多謝殷公子特意將扇子與我送來。”姜梨笑著道謝。

    殷之黎道:“姜姑娘喜歡就好。”

    “我很喜歡,謝謝,我也會好好收起來的。”姜梨把扇子放回了匣子,又把匣子合上,交給了白雪。

    她說“她會好好收藏”而不是使用,殷之黎的目光微微一頓,隨即溫聲道:“不客氣。這幾日燕京城裡不太平,姜姑娘要多注意。我聽聞成王手下之前將姜姑娘帶到了黃州,為防舊事重演,還是小心為妙。”

    姜梨笑道:“我知道,這幾日父親都不讓我出府了。說起來,殷將軍現在在與成王對峙,殷公子不必去麼?”

    殷之黎苦笑一聲:“我本想隨父親一起去的,父親卻讓我留在燕京,說一旦燕京有什麼變故,我也能好應付。”

    姜梨:“看來殷公子也懂練兵操練之術了?”

    “身在將門,多少也要學一點,不僅是我,之情也要學的。”

    姜梨笑道:“可真是令人佩服。”

    殷之黎道:“我倒覺得姜姑娘有軍師之風,雖沒有武功,手無寸鐵,也能千里之外決勝戰局。”

    “殷公子說的人是我?我何時做過這些事了?”

    殷之黎就笑:“桐鄉那些事,我們在雲中都已經聽到了。之情之前還跟我說,很想見一見你,上次見到你後,又說你與她想象中的不同。看上去實在安靜溫和,不像是那麼殺伐果斷的女子。”

    “論起殺伐果斷,我就不要班門弄斧了。殷公子何必打趣我。”

    她語氣不疾不徐,殷之黎與她玩笑的時候,姜梨也沒有顯出一點羞怯來,大方坦蕩的樣子,卻看著令人十分舒服。

    “不知道殷將軍現在那邊的戰況如何?”

    “姜姑娘不必擔心,成王雖然籌謀多年,但他畢竟不是行伍出身,兵士中多是烏合之眾,論起排兵佈陣來,並非我爹的對手,所以成王的叛亂,遲早會平息,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且我聽父親的人來傳信說,用不了一月,能將成王的兵馬盡數消滅。”

    他應當是為了安慰姜梨不必擔心才說的這話,卻讓姜梨想到了一點別的東西。她問:“那成王的事情過後,殷將軍和你們會回到雲中麼?”

    殷之黎一愣,隨即笑道:“這……還不知道。”

    說還不知道,卻不是一口承認是會回雲中,姜梨的心裡,就有了計較。她不再說什麼,殷之黎又道:“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之情救了一個小孩子,本以為是姜姑娘的弟弟,可聽聞姜姑娘沒有這麼大年紀的弟弟。”

    “那是我在黃州的時候,救下來的孩子。”姜梨道:“他的家人全都在黃州動亂時候死在賊人刀下了,全家就剩他一人,我看他孤苦無依,本想帶他回來的。後來我那位朋友心善,就乾脆收了他做徒弟。”

    “朋友?”殷之黎笑道:“就是那一日跟在肅國公身邊的人吧。”

    他知道了姬蘅的身份,想來是殷之情告訴他的。姬蘅和殷湛是仇人,殷之黎自然也不會對姬蘅生出好感,這會兒問她是什麼意思?

    “姜姑娘和肅國公很熟麼?”

    “不太熟。”姜梨笑了笑,直接乾脆的堵回去,“如果殷公子是想替縣主打聽肅國公的消息,恕我實在無能為力,幫不上什麼忙了。”

    殷之黎愕然的看著姜梨,大約他沒想到姜梨會這般挑明,他怔了一下,隨即笑了,好似十分無奈,又有些好笑,“沒想到姜姑娘這般直率。”

    “縣主也很直率。”

    “之情她之前一直生活在雲中,天真爛漫,不懂世事,肅國公很出色,她也只是隨口問一問,沒有別的意思。”殷之黎道。

    “我知道。”姜梨微微一笑,“我也只是隨口一說,沒有別的意思,殷公子不要在意。”

    她的語氣溫和,幾乎稱得上是馴良了,然而說的話卻總是悶的人心頭髮堵,讓人生氣起來也不能發火,又莫名其妙的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