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茶客 作品

第二百二十章 奪愛

    姜梨驀地有些尷尬,心中暗罵姬蘅,何必要當著她的面讓殷之黎出醜,這樣如何下得了臺。

    殷之黎卻十分好脾氣,姬蘅走了後,他笑了笑,道:“今日一見肅國公,果然名不虛傳。”

    姜梨仔細的打量殷之黎,將殷之黎是真的沒有一絲怨憤之氣,彷彿是真心實意的稱讚似的。不管是裝的還是真的,他能做到這一點,至少也不會讓人難堪。

    殷之黎又笑道:“姜姑娘剛才說的是,秋日要來了,扇子也用不上,收起來最好。”他嘴上這麼說,心裡卻念著姬蘅說的詩句。那首詩的意思是,扇子到了秋日就被人丟棄了,好比被丟棄的女子。姬蘅的話莫非是提醒,姜二小姐說起秋扇,難道有別的意思?

    他的笑容,就此有些心不在焉了。

    姜梨並不想和殷之黎多談,將殷之黎有些失神,就趁機找藉口要回盧氏身邊。這之後,姜梨一直寸步不離的跟著盧氏,她實在不想應付殷家這對姐妹,不顧盧氏對她的暗示,全部裝作不知。

    再過了不久,皇帝和殷湛也就到了。

    今日本就是為了殷湛慶祝戰功而設宮宴,自然是以殷湛為主。姜梨也是第一次看到殷湛,殷湛和她想象中的不太一樣,她以為殷湛會肖似葉明煜那樣的粗豪大漢,沒料到生的可謂是十足英俊了,又英俊又野性,放在如今,怕也是許多女子的心上人。相比起來,殷之黎和殷湛一點兒也不像,殷湛輪廓五官都十分深邃,和殷之情很像,殷之黎卻溫潤如水墨山水畫,柔和的一塌糊塗。

    姬蘅坐在殿中一角,光纖明暗中,姜梨與他離得太遠,看不出來姬蘅是什麼表情,因此,也不曉得姬蘅有沒有看向殷湛,又是什麼眼神。

    宮宴很快開始了。

    姜梨低頭,慢慢的吃東西。到現在為止,洪孝帝還沒有提賞賜的事情,殷湛自然也沒有求賜婚。太后和皇后也都在。一向不怎麼出慈寧宮的太后,今日卻顯得也很高興,同皇后說話。曾經榮寵一時的麗嬪,如今也成為一抔黃土,朝廷裡的臣子們又蠢蠢欲動,想算計著哪個女兒進宮最好。洪孝帝如今地位是坐穩了,沒有了成王,也沒有了後顧之憂,又正年輕,哪個女兒家要是入了洪孝帝的眼,自然能帶著家族飛黃騰達。

    因此,今夜裡許多年輕的女眷,才使出渾身解數裝扮的美如天仙。

    只是,姜梨心中卻不這麼想,從麗嬪的事情就能看出,只怕這位帝王,並非是一個耽於女色的帝王。想做第二個麗嬪,可沒那麼容易。滿場芬芳中,殷之情倒是格外顯眼,她本就生的國色天香,加之又盛裝打扮,叫人不注意也難,旁人大約以為她也是懷著想要進宮的心思,姜梨卻曉得,殷之情的目的,分明就是姬蘅。

    看他們今日一同穿了紅色就知道了。

    平陽縣主這回也是煞費苦心了,可惜的是,她並不知道,姬蘅和殷家有深仇大恨,註定要你死我活,殷之情的心思,也註定要釀成苦果。

    酒過三巡,觥籌耳熱間,洪孝帝就說起殷湛此番降滅成王叛軍的功勞,他道:“夏郡王降滅成王有功,理應賞賜,還當重重的賞!”

    殷湛從席中站出身來,眾人都盯著他,他一撩袍角,對著洪孝帝跪倒下去,道:“降滅叛軍,是微臣分內之事,微臣不敢居功,都是陛下調令得當。微臣有一事相求,望陛下看在微臣此番帶兵平叛的份上,恩准臣的請求。”

    “哦?夏郡王有何請求,但說無妨。”年輕的帝王似乎心情很好,看向臣子的目光甚至帶著笑意,十分寬和。

    “臣有一子,如今二十有三,”殷湛道:“犬子愛慕首輔姜家嫡出二小姐,臣冒死懇請陛下賜婚犬子與姜家二小姐,臣不勝感激。”

    此話一出,廳中眾人皆是安靜下來,靜的連一根針落在地上也能聽得見。

    殷湛保持著跪地的姿勢,殷之黎先是愕然,隨即也跟著站出來,跪倒在地。洪孝帝一時沒有回答,只是盯著殷湛,不知道在想什麼。

    女眷們的目光便是半是羨慕半是妒忌的看著姜梨,殷家願意用戰功來換一個賜婚,可見是很看重姜梨。男眷們則是妒忌殷之黎,殷湛這麼說,洪孝帝定然會答應,姜二小姐日後只怕就要成為殷家的世子夫人了。

    姜元柏攏在袖子中的手,卻是漸漸握了起來,他的額上也開始滲出汗珠。不是因為其他,而是因為洪孝帝並沒有一口答應。

    洪孝帝為什麼不答應?只不過是一樁賜婚而已。

    姜元柏忽然想到姜梨之前與他說的那些話來,燕京朝堂尚且不穩,過早的與殷家走的太近,並非是什麼好事,當心惹禍上身。他當時只覺得姜梨有些危言聳聽了,畢竟殷湛才立下這麼大的功勞,又沒有做什麼出格的事,這麼多年在雲中也很安分,洪孝帝看樣子也很信任他,否則不會在成王舉事的時候,讓殷湛回來解困。

    但現在是什麼意思?莫非皇帝並不是全然的相信殷湛?

    時間慢慢的流逝過去,洪孝帝只是看著跪倒在地的殷家父子思索,漸漸地,朝臣也覺出不對來,皆是大氣也不敢出,靜靜的看著眼前一幕。

    殷家父子一動也不動,殷之情逐漸漲紅了臉,她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她以為一切都會水到渠成,怎麼看樣子,卻不是如此順利。桌下,殷夫人握住了殷之情的手,殷之情這才好了些。

    太后見洪孝帝遲遲不肯說話,笑道:“陛下,哀家覺得,這門親事倒也不錯。兩個孩子瞧著也十分般配,姜家二小姐是個好的,這殷家的世子,哀家瞧著,也十分出眾。”

    太后的話音剛落,忽然間,有人笑了一聲。因著在寂靜的大殿中,沒有一人說話,這帶著幾分嘲諷的笑意,就清清楚楚的飄進了眾人的耳朵。

    殷之情大吃一驚,這個時候,居然有人敢這麼說話,豈不是在和太后對著幹?她循著聲音望去,就看到那個她見過兩次,每一次都奪人心魄的紅衣身影,在角落裡,燈火中,慢慢的顯露出全樣來。

    姬蘅一手撐在腦後,一手提著酒壺,自顧自的斟酒,他神情慵懶,動作隨意,漫長或驚愕或狐疑的目光中,他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姿態,卻尤為動人。似乎感到了眾人的目光,他側頭一看,一雙含笑的鳳眼幾乎要溺死人,他慢條斯理道:“呵呵,夏郡王,你恐怕晚了一步了。”

    殷湛也看向姬蘅,殷之黎的心中,突然浮起一絲不好的預感。下一刻,他聽到頭上的洪孝帝朗聲大笑起來,洪孝帝道:“沒錯,愛卿,這回你可是晚了一步。在你之前,已經有人求到了朕的頭上,朕連聖旨都擬好了,賜婚於肅國公和姜二小姐。蘇公公。”

    蘇公公忙小步上前,從身邊太監手裡托盤拿出聖旨展開,長聲唱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肅國公姬蘅行孝有嘉,文武並重,而今已至沖齡,首輔姜家二小姐姜梨,年方十六,品貌端莊,秀外慧中,故朕下旨欽定為肅國公之妻,擇日完婚。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