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夢實 作品

第140章 風靡全京都的銀鏡!給京都來點小震撼的新選商會!【4200】





“咦?這麼一看,我的左臉好像更好看一點。”





“唔……我現在才發現,我眼睛裡的紅血絲好多啊……”





“我的頭髮好暗沉啊,一點兒光澤都沒有……”





……





便在眾人興致勃勃地品鑑鏡中的自己的這檔兒,某人扭過頭來,一臉好奇地向紫陽問道:





“紫陽小姐,您是從哪兒買來的這麼漂亮的鏡子?一定很貴吧?”





紫陽微微一笑,答道:





“這是仁王大人贈送給我的鏡子。這鏡子倒也不難買來,壬生鄉的新選商便有售賣哦!”





紫陽的話音剛落,發問的那人便睜圓雙目,忙不迭地追問道:





“新選商會?是仁王最近新設的那間新選商會嗎?”





紫陽輕輕頷首:





“沒錯!就是仁王大人最近新設的那間商會!”





藝伎們面面相覷,她們都在彼此的臉上發現強烈的震愕。





“仁王大人的商會原來是賣鏡子的嗎?”





“我只知道仁王大人最近新開了一間商會,但是並不清楚它主要是賣什麼商品。”





“說實話,這確實是驚到我了,仁王大人的商會居然能夠售賣這麼漂亮的鏡子……”





紫陽的話音未斷:





“新選商會的鏡子不僅很漂亮,而且還很便宜呢!”





說到這,她笑嘻嘻地伸出兩根手指。





“這麼漂亮的鏡子,只需要20兩金哦~~”





“20兩金?!”





震耳欲聾的叫聲……即使身處房外的走廊,也能清楚聽見藝伎們的驚呼聲。





她們之所以要尖叫,並非是覺得這個價錢太高了,而是……20兩金?這麼便宜?!





據她們所知,這種質量的銀鏡,起碼能賣出3、40兩金的高價!





眾人沉浸在震愕之中……紫陽適時地補上一句。





“除了這種巴掌大的小鏡子之外,還有賣那種等身的大鏡子哦。”





此言一出,全場寂靜……





……





……





最近這段時間,相當多的女性——上至6、70歲的老人,下到十來歲的少女——如潮水般湧入祇園,紛至沓來。





其中亦包括不少男性。





這些趕來祇園的男性,多為很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的人,以及靠臉吃飯的人,比如歌舞伎演員、某戶人家的男寵。





之所以會如此,理由倒也不復雜:他們聽說包括紫陽在內的祇園藝伎們,集體換用一種既便宜又清晰的鏡子。





祇園和島原乃京都的時尚風向標。





某個當紅的藝伎或遊女變個髮型、換身衣裳,都能引起無數女子的爭相模仿,遑論是藝伎們的“大規模集體行動”呢?





對於愛美的人來說,這麼大的動靜,怎能不前來查看情況呢?





於是乎,當他們爭先恐後地趕至祇園後,頓時發現:傳言不假。





舉目望去,常能望見街上的藝伎們十分自然而然地從懷裡或腰帶中摸出一枚小巧、精緻、清晰度驚人的鏡子。





“哇啊啊啊啊!”、“這是什麼呀?!”、“這個是……我嗎?這真的是我的臉嗎?”……類似於此的尖叫聲,傳遍祇園的街頭巷尾。





每一個直面藝伎們手裡的閃亮鏡子的人,大多都會發出這樣的叫聲。





……





……





文久三年(1863),3月27日——





這一天,某家頗有影響力的瓦板商,刊登出了這麼一條新聞:“仁王”橘青登所開設的新選商會,正在火熱售賣清晰度驚人的銀鏡!





具體來說,該條新聞並沒有什麼實質性內容。





基本就是花式吹捧新選商會的銀鏡。





什麼“伱從沒見過的鏡子”、什麼“清晰度勝過銅鏡百倍”,將其捧為東洋人的驕傲云云。





同一時間,另一家同樣有一定影響力的瓦板商,刊登出了另一條內容與之截然相反的新聞:新選商會所售賣的銀鏡,根本就是一坨狗屎。





如此,兩家報社……啊、不,兩家瓦板商就這麼隔空對噴起來。





你說“新選商會牛逼”,我說“新選商會垃圾”。





*******





*******





求月票!求推薦票!(豹頭痛哭.jpg)





天氣好冷,豹豹不想起床!只想豹睡!(流淚豹豹頭.jpg)快點回溫吧!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