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打球的毛毛 作品

第三百七十三章 陸餘在外線打,怎麼沒人說陸餘軟呢?

    陸餘是發自肺腑的激勵隊友,一個球隊最重要的就是贏球文化,而贏球文化的建立有很多種,陸餘這種做聯盟頭號反派無疑是別出心裁的一種。

    就像當年的壞小子軍團,他們就是整個聯盟最壞的一幫人。

    他們以自己是壞小子而驕傲。

    這同樣是一種贏球文化。

    而陸餘的頭號反派,遠沒有壞小子軍團這麼骯髒,他們更像是能贏得所有人喜愛的反派。

    而太陽之所以能形成這種贏球文化,除了陸餘之外,其實和每一個隊員都有關係,很多人說納什在小牛不行,馬里昂之前在太陽也打的一般。

    其實他們忘了,納什在小牛已經是西部最好的組織後衛之一了,而馬里昂更是太陽隊為數不多的明星球員。

    陸餘再強也不可能帶著一幫水平不足的球員贏下比賽,不然還真的無敵了,很多人沒注意過,其實太陽隊角色球員的實力也很出色。

    在陸餘前世,太陽隊拿到了這個賽季的常規賽第一的戰績,雖然陣容上有點縮水,但是縮水的部分陸餘可以彌補呀。

    只不過現在很多人低估了太陽而已。

    這時,太陽的其他球員都感覺自己很幸運,遇到了陸餘這樣個輸球幫他們扛,贏球不搶功勞的老大。

    賽後媒體狂誇陸餘,同時質疑阿里納斯不夠出色,和姚明的配合不夠好。

    其實這話有點冤枉阿里納斯了。

    阿里納斯算是如今為數不多能和姚明搭檔很出色的外線球員了,而且在姚明現在還沒完全成長起來的情況下,他承擔更多的進攻責任,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不過他給姚明傳球的習慣並不好,有的時候姚明接球不是最佳位置,這點毛病得改,不是他改就是姚明去適應,但是姚明的命中率比他高多了,他的打法雖然吸粉,但是贏球輸球全靠當天的手感。

    1月15日,太陽客場背靠背挑戰聖安東尼奧馬刺隊。

    這場比賽被稱為西部決賽的預演,很多球迷都認為這個賽季最有可能進入西部決賽的就是太陽和馬刺。

    而兩支球隊這次打的確實是火星撞地球一般。

    馬刺隊和太陽隊打的都是很團隊的打法,只不過馬刺隊的團隊方向是防守,太陽隊的團隊方向是進攻,兩個球隊一個是矛一個是盾。

    馬刺隊的核心是石佛鄧肯。

    在陸餘前世,鄧肯是公認的史上第一大前,他有紮實的籃球基本功,打球不華麗但很實用,穩紮穩打為馬刺帶來了五座總冠軍獎盃。

    但是鄧肯原本可以打出更爆炸的數據,只是1999—2000賽季的嚴重膝蓋受傷影響了他的運動能力。

    其實鄧肯剛進入聯盟時也是一個飛天流,經常可以看到他快下暴扣的鏡頭。他新秀賽季就場均砍下21分12籃板入選一陣,生涯第二年就率領馬刺奪冠。

    但是奪冠下一年膝傷報銷後,他的數據就常年穩定在20來分10來個籃板,沒有什麼特別爆炸的數據,和新秀賽季差不多,所以被球迷戲稱為21號新秀。

    想象一下,如果鄧肯沒有那次影響爆發力的膝傷,他肯定能打出更亮眼的表現吧。但真正偉大的巨星是不會被傷病挫敗的,復出後的鄧肯成為最好的地板流大前,退役前毫無懸念地鎖定了歷史第一大前的席位。

    馬刺的二號得分手,是曾經把陸餘當做目標的託尼帕克。

    他確實朝著陸餘的方向在不斷進步,只不過努力之後發現,陸餘居然打中鋒去了,這讓他怎麼努力?

    他的身高再努力也打不了中鋒啊。

    這不是為難人嗎?

    不過自從學習了陸餘的打法之後,他的組織有了很大進步,和陸餘前世的帕克不同,那個帕克是攻擊籃筐能力強於組織,現在的帕克組織更勝一籌,當然進攻能力也沒有落下。

    馬刺隊的禿鷲吉諾比利也成長起來,成為替補席上的最穩定的一員,當然他的穩定比較看狀態,時好時壞。

    不過他最想的是真正在賽場上贏陸餘一次。

    無論是國際賽場,還是nba賽場,他都沒有真正意義上贏過陸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