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3章 繆副所長

    李睿聽來聽去,文交所唯一能夠創收的方法就是去各種拍賣會收取一筆管理費,也虧得海州每年的拍賣會多如牛毛,不然文交所更是揭不開鍋了。

    繆博最後道:“文交所這些年一直都在探索新形勢下的文化產品發展模式,具體到這個藝術品股票,曾經在非公開的渠道發行過一次,但是那時候國家政策並不明確,事情推進到一半不幸夭折了。這一次我們和商會建立聯繫後,抓緊時間研究了一下國家政策,發現國家對這一類產品是扶持的,所以我相信這次的試驗是很有成功希望的!”

    話說的雖然官腔十足,但總體上來說繆博更像個文化人而不是官員,也看得出來他有文化人的通病,膽子比較小。

    凡事不先考慮經濟效應,而是查看國家政策允許不允許。

    李睿也就明白過來,為什麼海州經濟這麼發達,前世的藝術品股票卻是在津門率先發端,一年後海州才跟上的。

    等繆博囉囉嗦嗦的說完,李睿大概總結出幾個要點來。

    第一,文交所上層對這個項目是抱有很大期望的,無論是不太管事的史所長,掛職的周書記還是他這個主管日常事務的副所長都很支持。

    第二,文交所沒有搞項目的經驗,也沒有資金,如果項目要落地,文交所只出名頭,其他什麼都不管。

    第三,李睿必須承擔所有風險,包括政策風險,金融風險以及其他各種風險,換句話就是文交所只拿利益不擔風險。

    李睿早有心理準備,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公平的。

    繆博想了想又道:“當然了,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合作,為文交所開闢出一條新路來。文交所這些年逐漸邊緣化,很多市民甚至都不知道有我們這個機構存在,我們的工作也不好展開。如果能夠通過藝術品股票,讓文交所曝光在公眾視野裡,起到一些宣傳作用,那就更好了。”

    李睿猜測,這是繆博自己加的。

    史元良快退休了,應該沒有這方面的需求,繆博卻正是需要成績的時候。

    文交所這事弄好了,就是一個了不得的成績,對他的扶正上位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