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女日記 作品

第426章 豆製品

我恍忽記得老師偶然間提過,程大人的字寫的和我用炭筆所寫差不多大小,每次字又多,整張紙密密麻麻,說這是省了紙費了墨,讓我找一根快使完的炭筆出來,給那位程大人送去,讓他看一看,以後也用炭筆寫,紙墨皆省。”

閆老二頓了頓,又道:“程大人的俸祿不比老師多多少,又買了房,還要一家子花銷,人情來往……家中應該沒有多少餘財,程小公子身上可能不夠回去的路費。”

閆玉便將他和車伕算賬的事說了。

閆向恆讚歎道:“沒想到竟是如此,程大人家風清廉!”

閆老二語重心長的說道:“恆兒啊,以後你要是當了官,可不能學這程大人,學問上好,生活上咋這麼不明白呢,錢是省出來的嗎?想想咱家,你爹和我哪個不捨得花用了,能花也能賺才是正理。”

閆玉在旁邊熘縫:“就是就是,當官多難啊,優中選優,一次次的考試,學問那麼好,為啥將自家的日子過成這樣?做個清官,就得帶著一家子吃糠咽菜?沒這個道理,只要稍稍上心,就能用有限的銀子將日子過好。”

反正菜也還沒上,閆老二索性就以田大老爺為原型給他們講了講一位正七品的大老爺應有的待遇,每年的俸祿,還有一些額外的補助之類。

如果合理規劃,田大老爺對生活質量要求又不高,還是夠用的,他身下又沒有孩子,只有一妻,老兩口還能有些富裕。

可現實是,他老師真的沒什麼錢,除了官場上的人情走禮是大頭不能省之外,他的俸祿都被他自己胡亂花用了。

閆家人現在都多少通些經濟。

閆老二父女功不可沒。

這爺倆一門心思賺錢改善生活,不止解決自家問題,還帶著全村人一起致富。

小安村是沒賺什麼大錢,可踏踏實實的幹活,銅板一文一文的攢起,長遠又穩妥。

閆向恆想到自家的幾門營生。

香胰子木炭可能還涉及一些方法,不為外人所知。

可小二現在乾的這個木柴生意,倒買倒賣,一點難度都沒有。

賺的就是一個差價,腳程,辛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