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網文太難了 作品

第一百八十九章 鹽鐵專營

    此前趙國的食鹽受制於人,國內外貴族商人合作,一環套一環,就算趙括下令國家專營也很難做到,還會引起商人的聯合抵制,導致趙國鹽價動盪。

    如今不一樣了,趙國有了自己的食鹽,齊國已經衰落,魏國和趙國結盟,國內逐漸穩定,國力不斷上升,就算商人聯合抵制趙括也不怕。

    趙括甚至希望有人能夠站出來,這樣他好殺雞儆猴,順便抄個家啥的充實一下國庫。

    “那些鹽商我們怎麼處理?”趙牧問道。

    這些鹽商中不少都曾在上黨之戰和五國伐趙的時候為趙國捐款捐糧捐鹽,有的是為了國家大義,有的是為了博得趙王和趙括的好感。

    至於後面五國伐趙捐款的商人,更是大部分在上黨之戰的時候沒有捐獻,擔心趙括萬一贏了,找他們算賬才捐的。

    但是不管因為什麼原因,他們終究是捐了,他們幫助趙國戰勝了敵人!

    這種事論跡不論心,別人怎麼想的不重要,怎麼做的才重要。

    至少現在趙國欠這些商人一個人情,趙括不可能違背道義,將這些商人全部拍死。

    在這個年代,不僅人要講信義,國家更要將信義。

    別看秦國對待外人那麼不要臉,整天騙這個欺那個,完全不講信義,但是對待自己國家的百姓,秦國比誰都講誠信。

    承諾的封賞、撫卹絕對會一分不少的送到士卒或家屬手中。

    如果國庫困難,延遲發放,秦王會帶頭勤儉節約,所有開支減半,直至封賞全部下發。

    這也是老秦人願意為國征戰的原因。

    國從未負過他們,他們也絕不會負國。

    現在也是一樣,趙國商人沒有負趙國,趙國便不能負趙國商人。

    這便是這些商人捐款的目的:雖然看似損失了不少錢財,但隨便起到點作用,回報都會遠遠超過捐獻的錢財。

    “沒想到現在我倒成了壞人了,這到哪說理去。”趙括心中一陣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