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樓健步 作品

第171章 禮物

    龍虎山本名雲錦山,一千多年前,第一代天師張道陵見此山山丹水綠,猶如九十九條天龍集結,靈性十足,便在山上設壇煉丹。

    三年後,神丹煉成之日,空中出現一條青龍和一隻白虎,於是張道陵命名此丹為龍虎神丹,這座山也改名叫龍虎山。張道陵的子孫從此世代居住龍虎山。張道陵的劍印代代相傳,至張宗演已是第三十六代。歷代天師都得到當朝皇帝的冊封。龍虎山上也逐漸建起了百餘座道觀,常住道士近兩千人,為江南之冠。唐朝詩人吳筠有詩讚曰:

    道士身披魚鬣衣,白日忽上青天飛。龍虎山頭好明月,玉殿珠樓空翠微。

    小天師和李宗師等人到了龍虎山後,小天師自回他的家,也就是歷代張天師的住所天師府,而李宗師率眾弟子押著道一住進閣皂宗在龍虎山的據點混元靈寶觀。一夜過後,有人從天師府來,請他去和張天師見面。李宗師早有準備,當即帶上得力弟子來到龍虎山腳下的嗣漢天師府。

    這座天師府乃宋徽宗敕造,如同一座宮殿般,氣勢非凡,裡面又種了許多奇花名木,好似神仙居所。李宗師到了天師府前,小天師早已在那裡等候。兩人見了禮後,小天師便領著李宗師穿過儀門,沿一條寬闊的鵝卵石通道走了九九八十一步,穿過二門,方抵達天師府的主建築玉皇殿。小天師說,茅山許法師及其弟子已經在裡面。

    李宗師輕哼一聲:”他來得倒快。”

    說著兩人一起步入玉皇殿。殿中供奉著高大的玉帝像,金童玉女和天君像分別侍立兩旁,八條金龍盤柱而踞,如同天庭般莊嚴。在玉帝像下,天師道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端坐正中,左邊茅山上清派大法師許道杞也已就坐。李宗師和二人互相見禮後,在大殿右側入座。茅山許法師隨即一揮手,身後一名弟子手託一隻錦盒呈到張天師面前。

    許法師拱手道:“此乃茅山神藥龍仙芝,不成敬意,望張天師笑納。”

    “貧道何敢當此重禮,法師真是費心了。”張天師說著,命弟子收下。

    李宗師見狀,也讓弟子呈上自己帶來的禮物。“此乃貧道新近所煉九轉還魂丹,請天師收下。”

    雖然早知道閣皂宗會帶來這份禮物,張天師還是臉上大喜:“聽說宗師花二十年功力方煉成數枚九轉金丹,這便拿來與貧道分享。貧道感激不盡。”

    張天師收下靈丹後又說道:“貧道也有薄禮回贈。”

    說著,他一揮手,兩名弟子分別向許法師和李宗師呈上一隻匣子。“此乃天師道至寶,金銀龍虎神丹,請二位笑納。”

    兩人各自謝過張天師後,收下了禮物。張天師隨即說道:“貧道請二位千里迢迢來到龍虎山,目的還是商討應對全真教南擴之策。

    全真自王重陽創立以來,一直在中原北方傳教,至今已在北方成一統之勢。自六合歸一後,全真南擴意圖日益明顯,其中馬丹陽弟子吉志通在襄陽之戰前已入武當山修道。武當山自唐朝以來便一直為我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