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028章 不一樣的領導

  上海乃至整個松江府,其經濟支柱毫無疑問是工商業!

  一個上海工業區,一個上海商貿區,這就是構成了上海乃至整個松江府的經濟支柱,而在這個經濟體系裡,上海碼頭公司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儘管這個公司的資產除了碼頭設施以及碼頭附近的地皮和建築外,就沒什麼東西了,除開這些的話,其經濟體量甚至都不如一箇中型的紡織廠。

  但是即便如此,它對上海的經濟影響也是相當重大的,別的不說,假如該公司把碼頭服務的相關費用提高或者降低,那麼就能夠直接影響到整個上海經濟圈,提高了,就是代表著運輸乃至整個運營成本的增加,產品的價格就會提高。

  費用降低了,那麼就是代表著運輸,運營成本的降低,最後產品的成本也會更低。

  這家公司表面上不生產任何東西,但是它提供的卻是最基礎的,同時也是不可代替的基礎服務,因此能夠實際影響著上海經濟圈的發展,其作用,並不會比那些提供金融支持的銀行、證券公司小。

  這樣的一家公司出現了問題,自然是需要解決的,趙進可不願意看到這麼一家公司因為周禮德案的影響就此遭到毀滅性的影響,暫停的第三期碼頭建設,也必須儘快開工,要不然的話,影響的是整個上海的經濟發展。

  不過對上海碼頭公司動手之前,他還得先去見一個人,這人才是如今松江府,乃至整個江南道的最高級官員,整個江南道里唯一的大佬!

  江南道道員陳文起。

  這個陳文起,可不僅僅是個普通的地方官員,他可以說大乾帝國裡諸多封疆大臣裡最為特殊的一個!

  首先,大乾目前一共有十六個省,四個道,三個軍管區,四個海外直轄領,不過海外直轄領地只有州府的級別,軍管區也是比較特殊,其行政單位也是州府級別,雖然實際上中央直轄,但名義上依舊歸屬臨近的省份。

  因此真正意義上的封疆大臣,也就是十六省的巡撫,四道的道員,一共二十個。

  而陳文起,應當是這二十個封疆大臣裡比較特殊的一個了。

  說他特殊,自然不是因為他的年齡啊,外貌等亂七八糟的東西,而是說他的政治地位!

  首先,作為江南道的道員,他的品級不算很高,只有正三品而已,比各省巡撫的從二品低一級,但是作為江南道的道員,他的政治話語權卻是極大的。

  因為江南道的農業和工商業產值,在全國里名列前茅,而且佔據了極大的比重,整個江南道預計崇禎十一年裡會有超過一千八百萬的財政收入,而整個大乾在崇禎十一年裡,預計財政收入也不過八千萬兩銀子!

  從這兩個數據,基本上就可以看出來江南道的重要性,而江南道的重要性,就可以直接反應到陳文起的特殊性來。

  而還有一點很關鍵的就是,陳文起在擔任江南道道員之前,他是廣東布政使,但是在他擔任廣東布政使的兩年時間裡,最後的半年,廣東巡撫是空缺的,當時的他是以廣東布政使的身份,代理廣東巡撫的工作,這個時間跨度長達半年!

  哪怕是稍微知道大乾官場潛規則的人都知道,這樣的情況如果不是刻意安排的話,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現的,一省巡撫這麼重要的職務,是不可能空缺長達半年以上的,甚至大多情況下,一個月的時間都不會空缺。

  大乾上層需要調動一省巡撫的時候,往往都是提前準備好該省的新任巡撫人員,以確保工作的平穩過渡。

  但是陳文起當時卻是代理了廣東巡撫工作足足半年之久!

  而他之所以結束代理廣東巡撫,還不是因為上頭派來了新的巡撫,而是他被調往江南擔任江南道道員!

  換句話說,假如他不被調任的話,他很有可能會繼續代理廣東巡撫這個職務,然後順理成章的晉升為從二品。

  從這個職務變動,基本上就是能夠看出陳文起的特殊性了,他的品級雖然低,但是他的實際權勢比普通從二品的巡撫更大,甚至連普通部門的侍郎都比不上他。

  如此的他,傻子都知道他簡在君心,品級對於他而言都不是什麼問題,遲早有一天,是會被調回京畿,甚至成為尚書乃至值班大臣的人物。

  面對這樣的一個人,趙進可是不會有任何的輕視!

  當趙進看見陳文起的時候,才發現這個陳文起和他預料的不一樣,趙進很難想象,這個又矮又瘦的老頭子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陳文起!

  趙進並沒有見過陳文起,因為趙進入仕以後,一直都是在稅部任職,早些年是常年在地方上巡視,一年到頭也回不了幾次金陵城,等到他成為了巡查處副處長之後,才是有比較多的時間在金陵城,後面擔任巡查處處長以及金融司右副司長期間,則是基本都是待在金陵城了。

  同時這兩個職務的特殊性,也是讓他和其他的官員缺乏交流,前者是需要保持低調,貿然結交其他官員,尤其是非稅部官員,很容易被督察院盯上,而金融司的話,更是純粹的京畿機構,和普通官員的接觸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