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遼東邊患和進獻玉米


                 太子府。

  上官婉兒書案之上永遠都是堆積如山的奏摺。

  作為李唐這個偌大帝國的心臟中樞,各地遞上來的奏摺是個海量數字。

  其中絕大多數奏摺都是毫無意義的廢話。

  在李曌登基時,還想學著古之明君,親自批閱奏摺。

  然而這其中絕大多數奏摺內容,都是地方官員問候君上的車軲轆話。

  例如:今天陛下您身體安康否?今日臣主政之地風調雨順。

  就連某地出現一些奇聞怪象,地方官員都要送奏摺入京。

  於是乎李曌悟了。

  下旨不許再送這些毫無意義的奏摺入京,違者重罰。

  這個聖旨一出,地方官員方才消停了一些。

  同時讓上官婉兒等親近大臣查閱奏摺,挑有內容的奏摺送到李曌手中。

  “今日奏摺這麼多嗎?”

  林塵望著書案上遠比往日還要多兩三倍的奏摺,有些驚訝。

  上官婉兒聽林塵這麼說,揉了揉有些生澀的眉心,臉上閃過一絲微不可察的憂思。

  “怎麼了?”

  林塵注意到了上官婉兒這一抹臉色變化。

  以上官婉兒天塌不驚的心境,何事能讓其這樣?

  “遼東各地發來消息,北方歲寒提前了一個月,凍死莊稼不計其數!”

  上官婉兒的語氣格外凝重。

  “寒災?”林塵聞言眉頭微皺。

  並且還發生在遼東之地!

  要知道遼東地區本就苦寒,還有那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滿清蠻族。

  這些都讓遼東地區的百姓苦不堪言,逃亡南下者眾多。

  不得已。

  李唐先帝在遼東地區實行了類似軍屯的政策。

  讓士兵家屬隨軍安頓在邊關,這才讓遼東稍稍有了些人氣。

  如今天災人禍不斷,若是因為寒災導致糧食絕收,軍屯百姓吃不上飯,那遼東邊軍指不定就要鬧事了!

  怪不得上官婉兒這麼憂心,此事非同小可!

  林塵還從上官婉兒的語氣當中,聽出另一個大隱患。

  遼東受了寒災,那環境更加惡劣的關外該是什麼場景?

  李唐周遭的蠻族在活不下去的時候,大概率會南下打草谷,劫掠李唐百姓,以讓自己活下去。

  這麼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