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15 作品

第394章 勞改綠洲

 實用性來看,程老師打破現在的框架,將農場除去田地和山林外劃為四個區,從西至東為勞改區、職工區、公共區和學校區。現在的產業都建在了勞改區。

 不知他怎麼想的,居然把職工住處也按照一千人來設計,而且分散出來一部分建在整個農場周圍。

 公共區有圖書館、電影院、小商店、浴池、體育場等。

 學校區他則毫不吝嗇地設計了中小學三層教學樓和舒適的學生宿舍,還有標準的食堂、操場、公廁等。

 另外還有兩個讓人吃驚且興奮的亮點,一個亮點是要建成自來水系統,他把水塔設計到山上。再一個亮點他打破原來建個醫務室的設想,因為他聽說了小蝶把樊剛妻兒的病都治好了的神醫水平,為小蝶設計了集治療和療養一體的小醫院。後來這個如期建成的小醫院成了以後遠近聞名的雙河醫院的前身。

 至於隱蔽,程老師把外圍的許多房子都設計成半地下式,從外面看是一層房子,進了裡面卻是兩層。整個勞改農場不顯山不露水的。

 從發展來看,程老師在勞改區設計了許多空廠房,可以建立一些工廠。而且為將來有電的時候做了很多前期設計。現在的設計中也有很多用電的地方是採用了柴油發電機。

 末了程老師提了個建議,對勞改犯要嚴加審查,要有拒收和關押的管理行為。佔彪告訴大家,審查的標準就是過去有沒有打過鬼子,只要打過鬼子的都從寬對待,不管後來是不是反革命。

 程老師感動之餘說:“呵,我還有個第四套方案,是在現在的方案基礎上進行的升級方案,等這裡通上電的時候再說吧。”

 轉眼春去秋來,正在雙河勞改農場熱火朝天的建設中,1955年7月1日,又一個嚴峻的運動開展起來。隨著“胡風反革命集團案”的揪起,全國的“肅清反革命”運動開始了。

 要說1951年的“鎮反”運動是鎮壓社會上的反革命分子,1955年的“肅反”運動就是肅清革命隊伍中的反革命分子,範圍更大,涉及的層面更多。全國各地的批鬥會就雨後春筍般開起來了,各地紛紛傳來消息,抗日班的從軍證明多半不好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