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不朽 作品

第214章 田淼的小報復

以前吳志方在的時候,華北聯合的鐵三角屬於無堅不摧,無物不破。

 

骨科也好,急腹也好,甚至就連手外科和腦外一切手術都能拿得出手。

 

這也是華北聯合醫院急診外科的核心競爭力。

 

而今,吳志方走了,孫原老了,甚至就連劉紀中也開始走了下坡路。

 

這兩年,華北聯合的優勢,可能就是在急腹症和骨科上有些競爭力。

 

但急腹症,無論是闌尾炎也好,膽炎症也好,甚至就連腸梗阻這類手術,是很難出成績的。

 

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手術的難度太低,基本上就是一二級的小手術,難以形成理論體系。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國內現在是九年義務教育,但一個是小學老師,一個是中學老師,雖然薪資標準差不多,甚至就連入編前的考試基本都一樣,但大家的刻板的第一印象就是初中老師要比小學老師更有含金量。

 

這也是華北聯合醫院急診外科目前的處境,自已就像個小學老師一樣。

 

畢竟就春城來說,好醫院還是有很多。

 

就像春城的461軍醫院,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無論從基礎設施方面來說,還是從科系齊全方面來講,都是頂尖的。

 

尤其是461軍醫院的急診外科,或許有短板,但是急診骨科上,卻完全碾壓其他大小醫院。

 

甚至還有中日聯醫院,白求恩醫院...

 

其中有很多專家院士,在各個科室中發光發熱。

 

其中白求恩第一醫院中普外科被稱為譚一刀的譚毓銓教授,更是參加過抗i援chao的軍醫。

 

出生於杏林世家,一生忠心愛國,1956年,被授銜為上尉軍醫。

 

一生主編醫學專著近10部,參編著作近30餘部,在國內外核心期刊,學術期刊發表文章150餘,累計學術論文300餘篇。

 

而且譚老一生培養的碩士博士生40餘人,說是桃李滿天下也不為過。

 

2023.1.12日,譚老因病離世,享年96歲。

 

(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將譚老的故事寫下來,短短百餘字,不多做表述。致敬先輩!)

 

......

 

若是柳野能在華北聯合醫院的急診外科培養出幾名會湯法的醫生的話,華北聯合醫院在核心競爭力上就會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