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本布衣,為何逼我稱帝? 作品

第120章 楊一笑造反?朕堅決不信

  視他如父?

  唐青雲目光閃爍深邃,語氣彷彿大有深意,低聲道:“君,也如父。”

  宋老生笑呵呵的,目光同樣深邃,意味深長道:“如今的八百學子,將來可以是八百臣工,既有師徒之情,又是君臣之情,天地君親師,皆是父子情。”

  這三位人物的目光長遠,已經看出今天這一幕的未來。

  反而楊一笑並未意識到,他現在做的事情多麼有意義。

  他只是因為心裡喜歡孩子,同時又有感於流民的艱難,所以,他心甘情願的擔負起撫養這些孩子的責任。

  娃娃們吃的,是最好的!

  娃娃們用的,他從來不節省。

  晚上睡覺的時候,由顧小妹帶領女眷們呵護哄睡,許許多多孩童在睡夢中甜甜囈語,喊顧小妹的時候都是喊的娘。

  那一聲聲睡夢中的喊娘,很甜,很甜,很真摯……

  ……

  小小一段《九九歌》,從娃娃們的口中開始唱起。

  漸漸地,流傳整個涇縣。又由涇縣的往來商賈,開始傳播向了其它地方。

  文人們一開始是不屑的,認為這是打油詩一般的低劣詩文,然而當大家聽說這是涇縣詩仙的著作,頓時又都開始研究這首童謠的蘊意。

  不得不說,古代文人其實是很有一套的。

  漸漸的他們‘研究’出,這首童謠對於百姓勞作很有幫助,於是在一些人的推廣之下,天下百姓開始熟悉這首童謠。

  九九歌,來自於北方一位大才子。

  那位才子雖然讀書很了不起,並且學究天人號稱博覽群書,但他並不像別的書生老爺那樣高傲,反而對待底層的老百姓很是同情。

  所以,專門做出了九九歌!

  據說,前不久江淮大水的災民們,就是這位大才子在賑濟。

  據說,這位大才子為了救濟災民已經把家財花光了。

  據說,他現在窮的很厲害,每天連稀粥都喝不飽,吃的鹹菜連鹽都捨不得放。不放鹽的鹹菜,那還能算是鹽嗎?

  可是這位大才子明明能自己享福,卻為了災民們寧願自己受苦受窮。

  這是何等胸懷仁慈啊……

  聲望,悄然之間在人心中建立。

  隨著九九歌的傳播,天下百姓漸漸都知道,在雲朝北方的一個小縣,有一個同情窮苦人的讀書人。

  然而古代封建王朝,最嚴防的就是民間聲望,關於楊一笑最近的名望騰飛,很快被朝廷之中某些人盯上。

  連續十幾份彈劾和攻訐的奏疏,雪片一般源源不斷的送進了皇宮。

  甚至在某日的早朝上,也開始有人攻擊楊一笑。

  說他養望,準備造反。

  不得不說一句,雲朝這些官員真不是玩意,他們自己不幹正事,卻盯著幹正事的人,並且通過各種推斷,猜測楊一笑想要造反。

  幸好,徽宗皇帝是個奇葩的存在,這位皇帝喜愛文雅成痴,自認是楊一笑的第一文友。

  說朕的文友想要造反?

  哼,朕給你們臉了是吧……

  ……

  【今天兩個超級大章,7000字送上,這兩張寫法比較另類,大家應該讀起來感覺很溫馨吧,在寓教於學的小情節中,楊一笑和孩童們是不是讓大家會心一笑?同時,又達成了我想科普九九歌謠的目的,挺好的,我自覺寫文章就得這麼對社會有正面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