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笑 作品

第145章 一個奇怪老人,顧小妹的師傅

  養家,不難!

  開荒,不難!

  華夏百姓們歷來吃苦,為了一飯一糧甘心勞作,然而他們即使願意勞作,這天下卻很少有地方允許。

  幸好,老天開眼,這世上還有涇縣之地,給了他們活下去的奔頭。

  甚至不只是活下去,而且是活的很幸福,等到家家戶戶都有田地時,這世上還有哪裡能比上它。

  它,是家!

  這裡,是家!

  涇縣讓他們開荒,楊家村讓他們加入,這裡,就是家。

  ……

  熱火朝天的場景,無數流民們參與,然而古代渴望田地的不只流民,涇縣當地的百姓也盼著土地。

  隨著時間漸漸推移,工地上開始出現當地人。

  起初的時候,這些涇縣百姓心懷忐忑,他們故意把自己搞得寒酸,故意穿著家裡最破爛的那身衣裳,假裝自己是流民,悄悄來到工地幹活。

  第一天的時候,沒被書吏發現。

  幹活之後不但在工地上混到了粥吃,而且傍晚收工之後竟然還領了糧食,足一斤,帶回家後全家又驚又喜。

  第二天的時候,書吏們還是沒發現,甚至點算統計工分的時候,還主動認錯認為自己漏記了名字,於是,這些涇縣當地人的名字被寫進工地賬冊上。

  突然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了。

  整個工地的‘江淮流民’竟然越來越多。

  每天清晨的路上,四里八鄉人群朝著一個方向走,宛如百川匯聚流向大海,如果站在天空俯瞰如同一條條人流小溪。

  甚至隨著時間推移,這小溪的源頭不斷延伸,竟然出現在隔壁縣,那裡也有百姓開始往涇縣來。

  並且套路一模一樣,剛開始穿著破爛衣裳,他們躲在龐大的幹活流民人群中,對書吏自稱自己是被統計漏掉的流民。

  他們也要求幹活!

  這無數個前往楊家村的隊伍小溪,每天清晨從各鄉各村的源頭出發,每天晚上又從楊家村的工地離開,人越來越多,隊伍越來越大。

  忽然有一天,隊伍裡出現一個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