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碗粥 作品

18.第 18 章

體育館空蕩蕩的, 沒有椅子,每個同學手上還得搬一張凳子。




高三七班的座位被安排在最後幾排的左側。




李明瀾還沒放下凳子, 眺望說:“這裡看不清檯上的人。”




“這才舒服。”周璞玉坐下,舒展身子,“我們看不清檯上,臺上也看不清我們,打哈欠都沒人知道。”




“今天有我們七班的壓軸好戲,我去和前面的換個位置。”李明瀾竄到七班的第一排, “刁坤,能不能和我換一下位置?”




刁坤巴不得坐到最後:“當然。”




李明瀾坐下了,高高抬頭,其實還是看不大清檯上。




她是挨著副班長。




副班長抬起眼鏡:“終於有人能代表七班去演講了。”他羞慚, 他是班幹部,輸給一個轉學生。




班長比副班長坦率:“不說我們這一屆, 過去幾年,七班都沒有這麼輝煌過。”




沒辦法, 巖巍中學的關係生大多集中在七班,高三七班是出名的學渣營。




李明瀾:“難怪學校同意讓他在這個學期過來。”




班長:“他的榮譽應該不在巖巍。”




李明瀾:“為什麼?”




班長:“這都高三下半學期了,孟澤的學籍沒轉過來吧?要回原來的高中去高考。”




副班長:“以後他考上了一流大學,也不算巖巍的份?”




“不算。”班長說, “但我們學校拿他做宣傳還是可以的。”




副班長:“孟澤以前在什麼高中就讀?”




班長轉向李明瀾:“我們班上就你和孟澤的關係最好了吧,你知道不?”




原來在其他同學的眼中,她和孟澤的關係算是好的?事實真相未必如此,但李明瀾笑了:“不知道, 下次我問問。”




周璞玉也搬著凳子過來:“刁坤在凳子上坐不住,左搖右晃,撞了我好幾次。”




“坐這裡。”李明瀾挪了挪位子, 給周璞玉留出空間,“來,給七班打氣!”









孟澤和李宜嘉在後臺做準備。




都是有經驗的同學,二人不慌不忙。




巖巍中學以往沒有這般陣仗,也就是今年,場館的前排齊刷刷坐著好幾位領導,教導主任第三次叮囑了:“你們倆要給我們巖巍中學爭光。”




“是。”




臺上,校長聲音洪亮,臺下,學生掌聲雷動。




李宜嘉先是安靜聽著,後來她去照鏡子,整理儀表。




她比孟澤矮一個頭,但是二人影子重疊在一個平面裡,彷彿他是緊挨她的身後。




他散漫的目光落在前方的幕布。




李宜嘉從鏡中望他的眼睛:“孟澤,我這個髮飾的顏色,和校服搭配得怎樣?”




她今天挑了一個湛藍的滿天星髮飾,比校服藍的更深,幾顆星星撲閃撲閃在黑亮髮間。




孟澤:“還行。”




可她聽他的語氣,其實“不怎麼行”,她正要說話。




一個老師匆匆進來:“孟澤,李宜嘉,臨時有變,今天教育局的領導要上臺講話,你們把稿子壓縮一下,預留時間給領導。”




時間倉促,孟澤和李宜嘉迅速拿起各自的稿子,用筆刪刪減減。




之後,兩人各自對一下。




真巧,他刪的部分,她留了,她刪的部分,他留了,講的就是一個主題配合。




“我們想到一塊去了,我喜歡和聰明人一起……”李宜嘉微微停頓,後半句非常輕,“做事。”




不知他有沒有聽見最後兩個字,他看向鏡中,和她的眼睛撞上。




她淺淺一笑。




孟澤的身邊不乏才華出眾的女生,譬如李宜嘉,譬如寄送明信片的女生。




他的求學之路暢通無阻,見的聽的都是優秀的同學。




王輝算一個例外。




這麼些年,有的女同學會和他接近,但也僅此而已。




她們足夠聰明,也相當剋制,斷然不會在關鍵時刻誤入歧途。




父親的擔憂多此一舉。









老師見到兩人改過的稿子,鬆了一口氣:“非常好,你們還有交叉引用的主題,配合得天衣無縫。”




上臺前,李宜嘉問:“孟澤,我這個狀態還行嗎?”




他點頭。




“我這一回信你。”她掀起幕布出去。




李宜嘉自信堅定,演講無疑是成功的,她回到幕後,說:“孟澤,加油。”




孟澤登臺。




李明瀾對尖子生的演講沒什麼興致,因為臺上的人是孟澤,她才聽得入神,時不時點頭,她和副班長說:“他說的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