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嗦糖的貓 作品

迷山弔古篇 第三十三章:昏迷不醒


                 聽女孩提到二黃澱,我與和尚都愣住了。

  真沒想到我們歷經艱難萬險,本以為會永遠被困在林子裡,沒想到誤打誤撞,這樣就到了二黃澱村口?

  這感覺,就像先前還是個乞丐,一睜眼變成了皇帝,怎麼這麼不真實。

  算了,事已至此,走一步說一步。況且女孩提到的人,很可能就是湯一局和小花,他們既然進了二黃澱,沒見到我們又不出來找,只有一種可能,兩人遇到了麻煩。

  想到這,我心裡起急,腳下加緊,恨不得催促女孩快走。

  不過在進村前,我注意到了兩個細節,就是村口兩邊的地上,斜向外插著數十根枝條,而每根枝條的頂端,都有一個與女孩手中布娃娃類似的布偶。

  儘管製作工藝很粗糙,但布偶的面部做工卻十分精細,能看出是個孩子臉。

  我不知道這代表著什麼,而那個瘋女人見到一個布娃娃,怎麼會如此害怕?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就是在整個村子圍牆的牆頭上,我目力可及的範圍內,能見到一把把用木頭雕刻成的小刀,被鐵絲掛在牆頭。

  小刀的樣子很卡通,很可愛,而且沒有刃口,就是一小點的孩子經常玩的那種,不算稀奇。但這麼普通的東西,為什麼會大量放置在圍牆上呢?難道這兩樣東西,都是二黃澱村民,某種不為人知的習俗?

  “哦,它們啊~一個叫不知痛,一個叫問不歸,都算是這裡的平安符。”女孩似乎瞧出了我的疑問,主動回答道。

  “不知痛?問不歸?為什麼那瘋女人會怕一個布偶?她到底是誰呀?”

  “唉,那是個可憐人,我們都管她叫巫婆婆。”女孩望向天空,似乎有些感傷,“聽我爺爺說,巫婆婆以前與自己的孩子相依為命,原本十分幸福。可是孩子長大後非要出去參軍,無論巫婆婆怎麼勸說都不聽,最後跟著人離開村子,一去再無音信。

  因為受到刺激,巫婆婆就瘋了,而且看誰都像是帶走自己孩子的人。

  你們也瞧見她懷裡的假人和一把刀子了吧?唉,根本就攔不住。

  還好我爺爺發現,她似乎記得曾經給自己孩子做的這個布娃娃。”說著,她舉起手裡那破舊的布娃娃晃了晃。

  “只要一瞧見它,巫婆婆就會逃開,爺爺說這是她想起了往事。所以,我們為怕巫婆婆進村傷人,才在村口放了許多類似的布娃娃,給它們取名不知痛,寓意它們替我們擋住巫婆婆的怨恨,不知道痛。

  可爺爺又不忍巫婆婆自己在外流浪受罪,所以在林中為她做了個小屋,平時她就在裡面住著,只有林子裡霧氣變濃時才會出現。”

  聽這話,我心裡暗罵一聲:真他孃的倒黴啊!

  你說我們什麼時候來不好,偏趕上霧氣變濃了才來,剛好遇上瘋婆子出門遛彎,一下被她逮個正著,不是倒黴催的是什麼。

  而身後的和尚聽了卻只念阿彌陀佛,似乎那一點點良心被觸動到了。

  “對了,那種小木刀呢?”

  女孩揹著手,在我面前來了個優雅地轉身,隨即一笑,還別說,是個美人胚子,連燦爛的陽光幾乎都被比下去了。

  “問不歸就更簡單了,那是巫婆婆的孩子,小時候最愛玩的玩具,爺爺也命人做了許多類似的掛在牆頭,就為提醒年輕人,離開前要三思,不要做個不知回頭,讓親人難過的孩子。”

  “哦,你爺爺似乎權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