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第227章 看重

系統說“用湯泡餅”比他們平常吃得好。

餅都算好伙食,他們平常怎麼可能吃到肉?

吃肉對李家人來說很奢侈,他們卻一口沒吃,只是挨個的轉圈圈

這樣的“禮”是他們村的“學問”。

那什麼樣的“孝”,才能通過大先生的考察呢?

扭曲、極端,充斥著封建思想。

楚君回get了關鍵詞,直接去網上一搜,符合條件的“孝”道故事還真不少。

他挑了一個故事輸了進去。

你從角落裡起身,給大先生做了一個揖禮

朗聲道:“學生是個外鄉人,家境非常貧困,有一個三歲的孩子,我的母親經常把自己的食物分給孫兒吃。”

“我對妻子說:家裡窘因不能很好地供養母親,孩子又分享母親的食物。不如埋掉兒子吧?兒子可以再生,母親如果沒有了是不能復有的。”

“妻子同意了,在我們的奉養下,母親得以終老。”

說罷,你也一臉自豪的向大先生看去

大先生敬佩的向伱做了個揖

“我於孝道,遠不如君。”

你獲得了大先生的讚賞

文氣1

溫故之後,就是知新

大先生翻開書,開始講授今天的學問

你聽來覺得簡單那只是小孟談記中的內容,你十歲就已倒背如流

這時你感覺有人在看你,抬頭望了回去

那是坐在第一排的某個弟子

他微張的嘴似乎在說些什麼,可惜你沒辨認出

你為這位仁兄哀悼了一秒,因為大先生不善的目光已經鎖定了他

戒尺哐哐兩下砸在了那人的頭上

你獲知了文曲村的一條規則

在課堂上,不要交頭接耳,否則戒尺伺候

挨一下戒尺,就會損失一縷文氣

儘管看到那人受到了懲戒,你依舊很大膽

東張西望的觀察學塾裡的每一個學生

九成的人都正襟危坐,安靜的去聽大先生講學問

剩下的一成學生有些困,他們就從兜裡掏出銀針往自己的手上扎

扎幾個洞,瞬間就不困了

大先生再一次注意到了你

“知止而後有定的下一句是什麼?”

你起身作揖,熟練背出:“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