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第495章 三國鼎立

不只如此,聽說魏國那位巔山境也出了問題。

他的武祖始廟本來就是靠著國運供養才能建起來的,如今國運一崩,武祖始廟也就崩了他或許比登山境強很多,但不會再是無法戰勝。

對於這個消息,趙亞夫覺得可信度還是蠻高的,因為武道資源基本都在聖人大教手裡,凡間也就五大國擁有巔山境,他們能成的原因就是國運。

一國之運常年蘊養,是能支撐起一座武祖始廟的。

想到出發前吳王對他的那番交代,趙亞夫果斷回頭,直接攻下了魏國邊境兩座雄關。

他派遣使者與吳國本土取得聯繫,很快吳國就有十五萬大軍從他佔領的那兩座雄關殺入了魏國境內,與他合軍。

魏國國運已崩,各地皆生亂象,一副亡國之兆,魏王並非雄主,沒有橫掃六合,重新凝聚國運的勇氣,只是用自己手頭最後能控制的五萬兵馬死守國都。

趙亞夫在與本土取得聯繫後,糧道有了保障,直接開始兼併魏國的城池。

最終,他毫不費力的打到了魏國的王都,一番血戰之下,拿下了此城。

魏王在首級被人懸於東門之前,一直在期待道教的真人能來調和這場吳國發動的侵略戰爭,但他什麼都沒有等到。

越國發生的事情和魏國大同小異,在他們的國運崩盤外加邊軍覆沒後,借道的齊軍也對他們起了心思。

得益於儒教暗中的制衡,這兩國在邊境的摩擦也不小齊王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吞併越國的機會。

越國的樂以赴身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和商國的百里太淵戰死是一個性質的事,他們短時間內拿不出一個實力超絕的帥才來抵禦侵略者。

齊軍有“借道”之便,內外夾擊很快攻破了越國東部邊境,和魏國不一樣的是,他們的抵抗還算頑強。

越國巔山境對武祖始廟的依賴沒有那麼大,保留了很多的實力,在齊軍進攻越國國都的時候,他一個人衝入萬軍之中,把對方主帥的腦袋給砍了。

要說跑的話,他應該是能跑的,但他此行抱了必死之心,死戰不退,最終一人一馬破甲五萬,力盡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