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51章 五年計劃!

難不成他這個大明皇帝還能把這滿朝文武都給殺光咯?

而且先前的小皇帝,身邊根本就沒有可用之人。

除了劉瑾、張永和谷大用這些死太監外,連一個像樣的心腹都沒有。

他就算有心整飭京營,提升京軍戰力,那也是無人可用,無可奈何!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小皇帝有了野人湯昊,還是個勇猛可搏殺猛虎的天生將種,放著不用豈不是可惜?

“野湯昊你放心,這回朕一定給你拿下這個職位!”

湯昊聞言笑著點了點頭,不過卻不見絲毫高興。

因為他清楚,這件事情,沒有這麼容易的。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語,現在大明王朝的兵權,大部分是掌握在文臣縉紳手中的。

洪武初年,有一個大都督府,總管天下戎政,同時擁有調兵權和各地駐軍管理權。

太祖朱元璋為了加強手中的權力,不甘心自己的權力被分割,尤其是中書省和大都督府,遂廢中書丞相制度,並且將大都督府一分為五,成了五軍都督府。

五軍都督府喪失了大都督府擁有的議政權,開始不得不聽命於皇帝。

不過此時,五軍都督府的地位仍高於兵部。

因為各地衛所軍戶的管理、各行省駐軍的訓練和管理、各地將領的升遷,這些都在於五軍都督府執掌之下。

洪武年間,六部之一的兵部,僅僅只是擁有各地駐軍的調動權。

五軍都督府擁有統兵權,兵部則擁有調兵權,這般設計自然也是為了互相制衡。

因此五軍都督府與兵部之間的關係並不和睦,一直在明爭暗鬥。

從表面來看,這是兩個機構的權力鬥爭,但是實際上,這就是是武將勳貴集團與文官縉紳集團的博弈,為了爭奪朝堂話語權而展開的紛爭。

直到土木堡之變,景泰皇帝上位,以于謙等人為首的文臣縉紳,趁著武將勳貴集團勢力大損,趁著五軍都督府遭受重創,毫不客氣地攫取五軍都督府的一應權力,全部收攏於兵部,歸於兵部尚書于謙手中。

兵部藉助這場土木之禍,開始逐步插手武將的任免、各地駐軍的訓練和管理工作,並且把這些權力牢牢控制在兵部的手裡,一片片割掉了五軍都督府所有的肉。

在成化帝朱見深在位時期,軍戶和屯田管理權也開始被劃歸兵部。

自此以後,五軍都督府徹底成為了一個虛職的軍事機構,主要是為那些武將勳貴集團的子弟們,安插一個冒領俸祿吃空餉的機會,從此徹底遠離了權力核心圈。

湯昊甚至都有些懷疑,這是不是武將勳貴與文臣縉紳達成的協議。

文臣縉紳索要五軍都督府的統兵權,而勳貴武臣則是不得不交出權力,允許自家子侄進入五軍都督府這“冥府”冒領俸祿吃空餉!

反正,雙方皆大歡喜,愁的人可能只有大明王朝的歷代皇帝!

發展到大明中後期,兵部已經全面架空了五軍都督府,文官縉紳集團徹底架空了武將勳貴集團。

比如在嘉靖、隆慶、萬曆時期,大明朝各地的總督、巡撫們,以掛職兵部尚書或者兵部侍郎的身份,節制各地的將領們,地方武將的升遷任免,全是這些督撫老爺們一句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