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54章 循吏和幹吏!

因為內閣首輔劉健是個循吏,而吏部尚書馬文升是個幹吏!

所謂“幹吏”,本指一種地位低下的官吏,後來則逐漸與“能臣”聯用。

幹吏一般嫻於吏道,善應棘手疑難問題,善於規避法令,善於改革前進,也就是經常所謂的“能臣”。

循吏只會在規矩裡面辦事,在禮法人情的束縛裡面,照章辦事!

但是馬文升是個幹吏,從不畏懼任何權貴,也不講什麼情面。

初任吏部尚書,馬文升就對弘治皇帝濫封傳奉官提出異議。

所謂傳奉官,就是不經過正常途徑,由皇帝親自傳旨任命的官員,成化時最為盛行,說白了就是靠關係獲得官職的倖臣。

孝宗初年統加裁革,但後來也加封賞,一次竟達八百人。

馬文升說,減一官,朝廷省一官之費,於是在小皇帝即位之初,他按照孝宗遺旨,裁去傳奉官七百六十二人。

而馬文升考察官員時也從不講情面,對於內外官員的考察,他也很嚴厲,一次汰罷朝覲官員二千餘人!

如果他劉健坐到馬文升這個位置上面,肯定是不會這麼做的,也不敢這麼做!

所以,馬文升能得弘治皇帝的器重,臨終託孤,而他劉健不能!

這就是循吏與幹吏的區別!

現在劉健這個循吏,就是在提醒小皇帝,不要貿然變法,一朝不慎就會滿盤皆輸,本就日顯傾頹的大明王朝將會更快衰敗!

但湯昊聽到這話,卻是陡然發出了一陣大笑。

“哈哈哈……”

“元輔大人,您真是“目光長遠”啊!”

“明明看到這大明王朝千瘡百孔,卻不想著去彌補,反而是想著如何遮掩!”

“您怎麼就沒有想過,這是在損耗大明王朝的國運,繼續這樣下去,大明還能延續多少年?”

小皇帝也怒視著劉健。

江山社稷,就是大局!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朱厚照就要困死在所謂的大局裡面,眼睜睜地看著大明日益傾頹,最後轟然崩塌!

劉健感受到了小皇帝的目光,忍不住嘆了口氣。

“陛下,先帝爺即位之初,同樣銳意革新!”

“可是事實證明,有些事情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

“夠了!”朱厚照一聽到這話,頓時勃然大怒。

“元輔,你聽好了,朕不是先帝爺,也不會甘心受你們擺佈!”

“銳意革新也好,變法強國也罷,朕一定會做下去,也會一直堅持做下去!”

小皇帝罕見地動了真火,不再顧及劉健兩朝帝師的尊貴身份。

“這內閣首輔,你要是做不了,那就換個人做!”

“朕就不相信了,滿朝文武,無一忠良!”

小皇帝口中的忠良,不是弘治朝那些所謂的忠良,而是真正支持他革新變法,支持他革除痺症的忠臣,比如眼前這個野人湯昊!

此話一出,劉健頓時一怔。

因為皇帝陛下說出這句話,無異於是在逼迫他劉健致仕。

劉健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成這個樣子。

可是陛下已經開了口,他就算再如何不願意,也只能按照規矩,開口請辭。

但還不等他開口,一旁湯昊卻搶先一步出言了。

“元輔大人,去擬旨吧!”

“您要是致仕了,就不怕本侯權傾朝野了嗎?”

湯昊滿臉戲謔笑容,劉健聽後神情略顯古怪,隨即深深地看了湯昊一眼。

這個中山侯,真是個不折不扣的莽夫,渾然不顧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