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114章 小皇帝發威!劉大夏致仕!

 “大司馬,聽你這話的意思,伱和李學士很熟嗎?”

 不等劉大夏開口,朱厚照就起身踱步,給足了群臣心理壓力。

 “哦對了,朕倒是險些忘記了,大司馬和李學士,可是同鄉兼同窗好友啊!”

 “好像是天順年間,大司馬與李學士一同在大儒黎淳門下讀書,對吧?”

 劉大夏額頭上直冒冷汗,在腦海中瘋狂找補,想要平安度過這次危機。

 然而小皇帝根本不給他開口的機會,一旦開始輸出,端得就是“持久”二字。

 “朕這最近吶,聽到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詞語,叫做“鄉黨”!”

 “這李學士,是湖廣茶陵人,而大司馬你,是湖廣華容人,對吧?”

 “朕德才淺薄,學時不精,大司馬可否為朕解惑,“鄉黨”一詞所謂何意啊?是不是指的大司馬和李學士這般啊?”

 朱厚照故作茫然地開了口,劉大夏卻是已經被嚇得面無血色,“噗通”一聲跪倒在了地上。

 鄉黨!

 同鄉結黨!

 結黨營私,這可是最犯忌諱的重罪!

 如果他劉大夏沒有做過,此刻他自然能夠挺直了腰板,不卑不亢地回覆小皇帝的問題!

 但是,他劉大夏真沒做過嗎?

 傻子都知道,他劉大夏與李東陽結黨營私不是一天兩天了!

 這件事情,天官馬文升最具有發言權。

 當年馬文升因國情需要,所以舉薦兵部侍郎熊繡為兩廣總督,然而熊繡不願外出,畢竟地方官兒做得再大哪有京官香啊,所以熊繡怨恨於馬文升,與劉大夏、李東陽等人糾結在一起,與天官大人展開了明爭暗鬥。

 巧合的是,兵部侍郎熊繡,也是湖廣人!

 針對鄉黨這個議題,都御史屠勳也具有發言權。

 因為那個最先號召都察院,一同彈劾中山侯湯昊的監察御史何天衢,也是湖廣人!

 甚至包括何天衢在內,那三十二名被打入詔獄的監察御史,大部分都是湖廣人,只有那麼寥寥幾個不是,但據說也是“茶陵詩派”中人!

 所以,小皇帝現在提出的這個“鄉黨”,可謂是一針見血啊!

 “怎麼?”????“大司馬這是什麼意思?”

 “朕讓大司馬為朕解惑,大司馬跪在地上幹什麼?”

 朱厚照揣著明白裝糊塗,故作茫然地開口追問道。

 劉大夏此刻已經是六神無主了,因為小皇帝的態度十分明顯,就是針對他和李東陽二人,就是要弄死他們!

 鄉黨鄉黨,同鄉結黨!

 為什麼要結黨?

 結黨營私啊!

 扣上這個帽子,他劉大夏這輩子的清譽,就算是徹底毀了!

 因此,劉大夏果斷選擇了請辭!

 沒錯,就是請辭!

 趁著皇帝陛下還給他留了幾分體面,直接請辭致仕,離開這朝堂是非之地!

 “陛下明鑑,老臣年老昏聵,久不能治事,還請陛下體恤,準允老臣乞骸骨,致仕歸鄉……”

 “準!”

 出乎意料地,小皇帝直接馬上立刻就答應了!

 這答應的速度之快,讓在場群臣全都變了臉色,甚至就連劉大夏本人亦是滿臉悲憤錯愕。

 為什麼?

 因為按照正常流程,劉大夏這種級別的四朝元老重臣請辭,皇帝陛下再怎麼著也得裝裝樣子,來上一場“三辭兩否”的戲碼。

 第一次請辭,皇帝出言寬慰,並且降下賞賜。

 第二次請辭,皇帝聲情並茂,朝堂離不開你。

 第三次請辭,既然如此,那就滾吧!

 雖然這是在做戲,但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畢竟大明是禮儀之邦,這元老重臣請辭,怎麼著也得有些排面啊!

 哪裡有你小皇帝這樣,人家第一次開口請辭,話音剛落你就立刻准許了啊?

 多少有些冒昧了嗷!

 朱厚照冷冷地掃了劉大夏一眼,道:“大司馬既然年老昏聵了,那就回去頤養天年吧!”

 “不過致仕可以,歸鄉不行,大司馬可是碩德之臣,又是先帝爺的心腹重臣,朕偶爾遇到什麼困惑時,還想大司馬入宮為朕解惑!”

 劉大夏聞言如遭雷擊,臉色愈發蒼白了起來,甚至都見不到絲毫血色!

 可以致仕,不能歸鄉!

 這是準備要展開大清算了嗎?

 劉大夏不蠢,他哪裡聽不明白小皇帝的話外之音!

 有那麼一瞬間,他恨不得給自己兩個大嘴巴子!

 現在好了,皇帝陛下金口一開,他致仕已成定局,偏偏還不能離開這個是非爭鬥之地,何苦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