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120章 海圖到手!許尚書做何選擇?

 第120章 海圖到手!許尚書做何選擇?

 劉大夏去取鄭和下西洋檔案了。

 湯昊則是站在庭院裡面等他。

 後世喜歡罵劉大夏為“千古罪人”,為什麼?

 拋開劉大夏和李東陽這些湖廣鄉黨的所作所為不談,劉大夏幹了兩件事情,就足以將他釘死在歷史恥辱柱上面了。

 第一件事情,就是藏匿張輔徵安南檔案!

 當年仁宣二宗罷兵息戰,全面收縮大明防線,宣德皇帝更是“棄置交趾”,直接冊封黎利為安南國王,此後安南擾邊不絕,劫掠無算。

 而宣德“棄置交趾”所造成的消極影響是長期的和致命的,這一事件沉重地打擊了大明王朝在西洋地區的國際聲望,動搖了大明王朝的宗主國地位,對此無人在意,宣德朝堂君臣上下反倒是沉浸在甩開了安南這個沉重包袱的喜悅之中!

 永樂大帝親自培養的好聖孫,還什麼“可旺大明三代”,似乎並沒有做到啊!

 後成化年間,西廠廠公、當朝權閹汪直,因為安南式微其國主黎灝竟被老撾宣慰司擊敗,所以汪直想要抓住機會出兵安南收復交趾舊地,而成化帝也有開疆拓土的野心,於是向兵部索取永樂年間張輔平安南的檔案!

 然後,當時還是兵部侍郎的劉大夏直接給藏了起來,還振振有詞地告訴當時的兵部尚書餘子俊,“兵釁一開,西南立糜爛矣”,餘子俊於是謊稱檔案丟了找不到了,沒有張輔平安南的經驗,汪直也不敢輕舉妄動,此事就此不了了之。

 而大明王朝也失去了一個重新收復安南,將觸角重新延伸至西洋的大好機會!

 這就是劉大夏的第一罪!

 同樣是在成化年間,憲宗皇帝想要恢復鄭和下西洋,重現“萬邦來朝”的盛況,奠定大明王朝的宗主國地位,於是又向兵部索要鄭和下西洋的檔案,嚐到了甜頭的劉大夏,故技重施再次將鄭和檔案也給藏了起來。

 同樣的劇情,同樣的結果,最後都是不了了之。

 甚至這劉大夏後來還怒而焚燬鄭和檔案,“毀之以拔其根”!

 反倒是他劉大夏因此而聲名大噪,成了朝野稱頌的忠正賢良,為他的青雲直上鋪平了道路。

 第一次藏匿張輔徵安南檔案,你說不該輕啟戰端,我可以信你當真是為了西南百姓考慮,不願讓他們承擔兵戈戰禍之苦!

 但是,第二次的鄭和檔案呢?

 這可是大明啊!

 自洪武年間開始,就一直執行嚴苛無比的海禁政策,號稱“片板不得下海”!

 曾經在鄱陽湖大戰水戰中大破陳友諒的巢湖水師,曾經幫助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璋統一江南、滌平敵手的無敵水師,也因此而逐漸衰敗空閒頹廢!

 直到英明神武的永樂大帝橫空出世,即位稱帝后立刻著手安排鄭和下西洋,將其作為國策國政,推動永樂新政革故鼎新!

 在那個時代,海洋方面的人才奇缺,不僅僅是專業水手,還有造船的工匠,還有出海的航線海圖……可以說是什麼都沒有!

 鄭和依靠的,僅僅只是巢湖水師留下來的那點老底,僅僅只能靠著這些老水師的經驗來培養水手,可是這些所謂的經驗並不可靠,甚至很多出海經驗本身就是錯誤的!

 更別提還有航線海圖,這些最關鍵的東西,鄭和船隊可謂是什麼都沒有,只能壯著膽子硬著頭皮乘風出海,最後完成了七下西洋的歷史性壯舉!

 說句不好聽的,這七下西洋的壯舉,不知道是用多少水師將士的性命去換來的,包括那些船隻建造圖、航海圖、周邊國家信息等,裡面都飽含著水師將士全體上下的血淚!

 結果好了,你劉大夏清高,伱劉大夏了不起,你劉大夏為國為民剛正不阿,一把火將這些水師兒郎幾十年的勞動成果燒了個乾乾淨淨!

 你他媽的憑什麼啊?

 這就是劉大夏的第二罪!

 千古罪人之名,真是罪有應得!

 好在,劉大夏並未真個這麼做,他給自己留了一條後路,也給自己留了一條生路。

 如果方才,劉大夏要是說出,他當真燒燬了鄭和檔案,那湯昊也絕不會慣著他,絕對會殺了他全家,讓他下去給人家鄭和賠罪!

 幸好,他沒有這樣做,一切都還有轉圜的餘地。

 很快劉大夏捧著一個木箱匆匆忙忙地跑了過來。

 湯昊急忙上前一把接過,打開箱子一看,裡面堆滿了文書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