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156章 帝鑑圖說!朱厚照龍顏震怒!

 “陛下,臣以為此書可作為教材!”

 楊廷和再次開口。

 功勞什麼的,他並不在意,而是關心小皇帝的學業。

 畢竟楊廷和是小皇帝的帝師,如果這位皇帝陛下日後成了個昏庸君主,於公而言天下百姓都會因此受苦受罪,於私而言他楊廷和也會聲名狼藉,所以無論於公於私,楊廷和都希望小皇帝能夠進學修德。

 不說什麼做個開疆拓土、中興大明的英明君主,至少做個勤於政事、愛民如子的守成之主,那就足夠了。

 聽見楊廷和這話,朱厚照也從萬千思緒中回過神來。

 野人離開的第五天,想他!

 “張永,傳召元輔。”

 小皇帝對張永吩咐了一聲,然後又低頭興致勃勃地看起了書。

 楊廷和現在的官職,是正四品的詹事府少詹事,並且因為詹事府的職權特殊,所以在朝堂之上幾乎沒有什麼發言權。

 他想要將這本書作為小皇帝以後參加經筵日講的教材,憑他一人開口還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得要內閣首輔劉健點頭同意。

 時間逐漸流逝,劉健也匆匆趕來。

 休沐日期間,皇帝一般不會召見朝臣,除非是出了什麼天大的事情。

 劉健在接到消息後立刻就動身入宮,一顆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兒,甚至還猜想了無數種可能。

 最大的可能,就是那出兵在外的中山侯湯昊,又他娘地搞事情了!

 所以劉健來不及多想,直接匆匆跟著宦官入宮,然後馬不停蹄地趕來了乾清宮。

 結果一進門,卻看見楊廷和正老神在在地坐在裡面,而小皇帝手裡面抱著一本書看得津津有味。

 氣喘吁吁的老首輔當即就急眼了,喘了大半天粗氣,神色不善地看向楊廷和。

 楊廷和吧,詹事府少詹事,和內閣不屬於一個體系,但是問題在於,人家劉健是弘治帝師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楊廷和現在就是在走劉健的路,從翰林院到東宮詹事府再到內閣,所以面對劉健這位“老前輩”,楊廷和那是一向持晚輩禮,立刻就起身行禮。

 “下官見過元輔大人。”

 經他這麼一提醒,小皇帝這才起身上前,扶著劉健坐下,然後將手中的書遞給了他。

 “元輔,看看這本《帝鑑圖說怎麼樣?能否作為朕參加經筵日講的教材?”

 劉健:“???”

 啥?

 教材?

 你著急忙慌地把老夫喊過來,就問了看一本教材?

 我xxxxx

 劉健強忍著心中的火氣,接過這書一看,卻是瞬間愣住了。

 因為,這本《帝鑑圖說,確實堪稱經典。

 此書由一個個小的故事構成,每個故事配以形象的插圖,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聖哲芳規”講述了歷代帝王的勵精圖治之舉,下篇“狂愚覆轍”剖析了歷代帝王的倒行逆施之禍。

 而且這書中的插圖很是靈動,線條簡單,輪廓清晰,樸拙中帶有幾分稚趣,可愛又不失傳神,讓人一眼看了就難免好奇地深入看下去。

 雖然,這書對於劉健而言,略顯幼稚,但是對於小皇帝而言,卻是難得的好教材!

 事實上,楊廷和曾經找過劉健,商議小皇帝教材的事情。

 畢竟小皇帝不愛學習,參加經筵日講的時候,要麼就是裝裝樣子,要麼就是直接睡大覺,他們這些儒臣那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畢竟皇帝要是不喜歡儒家經學,那對入臣而言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比如說太祖高皇帝,再比如說太宗文皇帝,就是這其中的佼佼者!

 而小皇帝朱厚照,也隱隱有了這個趨勢,所以劉健和楊廷和其實商議過很多次,能否找到一個好的辦法,讓皇帝陛下扭轉對儒學的觀念,重新投入到儒學懷抱之中,跟他親爹一樣,做個勤政愛民的守成之君!

 只是問題在於,不管是劉健,還是楊廷和,哪怕滿腹經綸、學識淵博,可他們也因此受制於儒學,受制於這個時代,侷限於當前這個大環境之下,所以即便一直在辛苦尋找改變的方式,卻是一直不得要領。

 而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這本《帝鑑圖說,就是不折不扣的帝王教材,甚至可以作為大明曆代帝王子孫的啟蒙教材!

 劉健認認真真地耐心看下去,從第一頁翻到了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