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164章 肅清運司!記住這一巴掌!

 “進士們紛紛謀求留京觀政養望以待速進,或出為地方推令以圖考選,斷不願陷入運司“羶地”,朝廷不得不被迫轉而選用舉人、監生填充職缺,此舉雖然緩解了運司缺官的問題,但更加致使運司更為人所輕。”

 這大明王朝的鄙視鏈可是一直都存在的。

 文人相輕,自古有之。

 比如進士看不起同進士,同進士看不起舉人。

 科舉出身的差異雖然並不能決定一個官員品行和能力的高下,但是足以決定了此人的仕途上限高低。

 非翰林不得入內閣,這就是最好的例子。

 都察院總憲張敷華也沉聲道:“可問題在於,這些監生多為“年邁學荒”之人,精力、才識均已不濟,加之沒有上升的空間,很多人遂“隳墮而恬汙”,而且鹽司為利藪所在,常有權貴子弟趨之若騖,運司之缺“胄子、乙科往往得之”,這就更是使得運司官員不堪入目,貪墨之徒比比皆是!”

 朱厚照聽得有些煩了。

 這三位大佬是怎麼個意思?

 聯袂而來就是為了告訴朕這運司糜爛不是一人之錯?

 “三位愛卿,你們想說什麼直說無妨。”

 “既然運司因何而糜爛,你們都知道的清清楚楚,那這運司改制革新鹽政,你們也該拿出個章程來!”

 “鹽政關乎到國朝一半的財政收入,無論如何都絕不能放任運司淪溺下去,不然恢復納糧開中舊制就變成了一個笑話!”

 小皇帝清晰明確地表達出了自己的述求,那就是恢復納糧開中舊制,然後對鹽政進行改革!

 改革什麼?

 革除運司弊政!

 劉健沉默了片刻,然後皺著眉頭開了口。

 “陛下所言極是,鹽課居國計之半,朝廷自然不能放任運司淪溺下去!”

 “事實上,自弘治年間出現官員不願就運司之職的情況後,朝野關於振興運司的呼聲不絕於耳,先帝爺更是屢有試圖振興之舉。”

 “弘治二年,先是有大臣上疏建議:“運使、同知務選年壯廉潔之士,副使、判官要除進士英俊之人。官年壯,則無日暮途窮之憂。任進士,則有砥礪名節之勸。如有不為利誘者,三五年間不次升擢”。”

 “隨後,吏部尚書王恕題準:“以二甲進士選副使,三甲選判官及雜以考選前列舉人銓補,三年查有成績,會經薦舉或節年考語俱優者,副使比照知州推升各部員外郎,判官比照知縣推升各部主事”。”

 王恕,赫赫有名的弘治三君子之一,推行了很多利國利民的國策大政,是大明王朝罕見的名臣。

 小皇帝聞言神情一震,立刻追問道:“這個法子倒是不錯,那可取得什麼效果了?”

 話說到這兒,劉健沉默了。

 天官馬文升卻是冷笑道:“王公隨後將“二甲進士萬福等、三甲進士袁翱等選除運使、運判”,他們在任上頗有作為,如萬福後來便因為“課最”而被升為南京刑部郎中,都是一時才俊,運司也因此風氣大振!”

 “王公的舉措,使得“一時人各自奮,各運司稱為得人”,然而,弘治六年王公因為小人構陷被迫致仕之後,他所訂立的政策便不被施行全面推翻了!”

 此話一出,朱厚照頓時勃然大怒。

 “誰幹的?”

 “都是些糊塗蛋嗎?”

 “運司因為王恕改制風氣大好,結果卻因為黨爭而廢置!”

 不得不承認,饒是劉健此刻這張老臉都有些掛不住了。

 實在是馬文升這張嘴太敢說了,什麼話都敢直接說出口,而且還是在皇帝陛下的面前,絲毫不加掩飾的那種!

 你這跟指責文臣縉紳黨爭禍國有什麼區別?

 小皇帝聽後會怎麼想?

 明明挺好的政策,卻因為黨爭而廢置,連王公都被趕出了朝堂!

 小皇帝本就對文臣縉紳把持朝政極為不滿,現在一聽到這話,那不發飆才怪!

 朱厚照到底還是忍住了,畢竟那都是弘治年間的事情了,而且當時執政的皇帝還是他親爹,真正的糊塗蛋也是他親爹!

 “朕懶得去追究弘治年間的事情!”

 “對了,王公可還健在?”

 張永聞言立刻小心翼翼地提醒道:“陛下放心,王公健在,如今已經是九十高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