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195章 海戰

 湯昊問出了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

 雖然是在茫茫大海上面,到處都是海水,但如果沒有淡水的話,那真是會渴死人的!

 “都還足夠,多虧了鄭和鄭公留下的資料!”

 湯木急忙回答道,言語之中也對那位傳奇航海家鄭和充滿了欽佩。

 因為鄭和有過率領船隊下東洋的經歷,所以他們這段路程走的非常順利,沒有任何的波瀾,船上的淡水和食物都非常的充足,將士們的狀態也都非常不錯。

 鄭和這些珍貴的航海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淡水儲存方法、出海之後將士可能遇上的各種疾病極其解決辦法、沿途可以停靠補充淡水食物的荒島海島等等……

 可以說,這些珍貴資料,全都是鄭和這位傳奇航海家,帶著麾下將士兒郎用命去實踐換來的寶貴經驗,天知道他們為此付出了多麼慘痛的代價,又犧牲掉了多少人的性命!

 所以,劉大夏該死,湯昊還是很想殺了他!

 “大哥哥,該吃飯啦!”

 小囡囡蹦蹦跳跳地走了進來,讓人看了忍不住心中一暖。

 正因為小囡囡的存在,這趟枯燥乏味的航海旅程,才多出了一抹明亮色彩。

 只是湯昊一聽到這話,臉立刻都綠了。

 這飯嘛,那是非常的豐富,有大量的各式各樣的海鮮,什麼魚什麼蝦什麼螃蟹,可謂是應有盡有。

 雖然船上的食物準備充足,但是在大海之上航線,誰都不知道會遇上什麼變故,所以為了儘可能的節約食物,這些船的後面都有一張小拖網,一邊在海上行走也是可以一邊拖網捕魚,或者喜歡挑戰自我、打發時間的也可以在甲板上面釣魚,這讓將士們每天都有吃不完的海鮮。

 對於海鮮的吃法,他們也是早就已經習慣了切片蘸醬吃,直白來說就是直接他娘地生吃!

 海鮮刺身,價值連城,尋常人還享受不到。

 各種各樣的海鮮,除了必須要用火烹飪的外,大部分的海鮮都是切片,而將士們們也都吃的很開心,習慣了生吃之後,不僅僅不會有任何的不適,而且還能夠品嚐到最原始的美味,也是最有營養的一種吃法。

 這些將士們除了少部分外,其餘絕大多數都是苦哈哈的貧農出身,哪裡吃過這等權貴才能享受到的待遇,所以立馬就愛上了這種吃法,享受海鮮刺身帶來的鮮美口感。

 畢竟大海之上不比陸地,生火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儘管船上已經備了很多的炭火,但是本著能節省就節省的原則,直接切片吃算是最節能環保的了。

 可問題在於,中山侯爺頂不住了啊!

 他本來就暈船,一聞到那滿是腥味的東西,立馬就想吐!

 好在畢竟是正兒八經的侯爺,開開小灶也是可以接受的事情,所以湯木很快給他專門端來了一碗大米粥,上面還依稀可見幾根綠油油的蔬菜!

 看到蔬菜,連左一刀眼睛都有些放光,恨不得衝上去扒拉進自己嘴裡。

 天可憐見,這茫茫大海上面,吃食反倒是成了最珍貴的東西,哪怕是有著鄭公提供的保存食物辦法,可到底是隻能短暫保存一些時日,要不了幾天就壞掉了,根本就不能吃!

 湯昊端起小米粥一飲而盡,然後風捲殘雲般將那幾根蔬菜苗吞進了肚子裡。

 “不能光吃海鮮,也不能天天生吃,會生病得寄生蟲的……”

 “還有茶葉這東西也要按時喝,這玩意兒涉及到了消化,消化不好就會生病……”

 眾人聽後連連點頭,畢竟這都是“鄭公”留下的珍貴經驗。

 船隊裡面雖然帶了幾個大夫郎中,但問題在於一旦生病那就得用藥,這茫茫大海上面去哪兒找藥物去,因此大家為了自己的小命,對於“鄭公之言”深信不疑!

 畢竟人家七下西洋都全須全尾地健康回來了,不信也不行啊!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有位“湯公”在“鄭公之言”裡面夾雜了一些私貨,正在以他的方式改變著這支水師先遣隊!

 “到了琉球之後,停靠補充一下物資吧,沒必要拿兄弟們的身體健康冒險!”

 湯昊淡淡下令道,說不出的疲憊。

 琉球由來已久,中國隋朝時,該國始被稱為“琉虯”、“琉求”、“留仇”等,總之都是諧音,指的一個地方。

 到大明洪武五年,太祖高皇帝派使臣楊載攜帶詔書出使琉球,詔書中稱其為“琉球”,從此乃成為正式名稱,可見,連琉球國的國名也是中國取的。

 自此以後,琉球始通中國,自洪武十六年起,歷代琉球王都向中國皇帝請求冊封,正式確定君臣關係,這種關係延續了整整五個世紀,甚至朱元璋還曾“更賜閩人三十六姓”入琉,給琉球國帶去了中國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兩國算是真正的友好邦交。

 所以,船隊在琉球停靠,休整一番後,然後北上朝鮮倭國,都是個不錯的選擇。

 對此湯木和左一刀都沒有意見,他們巴不得現在都能到琉球,然後生吃一頭羊,暴食一車蔬菜!

 吃了些東西,湯昊也恢復了些精神,開始帶著小囡囡在甲板上面巡視。

 其一可以散散步消消食,陪同小囡囡玩耍一陣;其二則是觀察一下將士們的狀態,一旦有什麼危機可以提前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