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203章 威逼利誘

 甚至言辭裡面還在明裡暗裡地提醒湯昊,濟州島是朝鮮的,而且朝鮮和大明可一直友好往來,伱不要幹什麼破壞兩國邦交之事!

 湯昊聽到他這話,就知道這崔潭不是什麼簡單貨色,那麼容易糊弄過去的。

 所以他也不裝了,直接上前一把攥住崔潭,大笑道:“崔州牧這說的什麼見外話?本侯一介武夫,可沒有那些文人嬌貴!”

 “本侯這個人吧,一向喜好戰馬,聽聞這濟州馬是出了名的寶駒良馬,本侯倒是新奇得很吶!”

 “崔州牧也不用那麼客氣,舉辦什麼盛大宴會了,直接帶本侯去你濟州馬場挑一匹寶駒就行了!”

 此話一出,崔潭臉色大變!他

 他就算再怎麼反應遲鈍,此刻也聽出來了,這個大明中山侯,果真是狼子野心,奔著濟州馬來的!

 “天使大人!”

 崔潭厲喝了一聲,想要掙脫開束縛。

 然而湯昊的無情鐵手緊緊地抓著他,根本就掙脫不了。

 萬般無奈之下,崔潭只能強忍著心中的驚懼,硬著頭皮呵斥道。

 “這濟州馬乃是我朝命脈,更是作為貢品進貢給天朝,豈有隨意贈送給他人的道理?”

 “還請天使大人不要自誤,更不要讓下官難做!”

 不要自誤?!

 聽見這四個字,湯昊笑得更燦爛了。

 “崔潭,你信不信,本侯現在就可以屠了整個濟州島?”

 “你……你……”崔潭難以置信地看著湯昊,面色瞬間慘白,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要麼你現在配合本侯,把這場戲演好;要麼本侯就不演了,先擒下你,再屠了這些朝鮮官兵,然後去你的州府殺你全家,你覺得如何?”

 看著殺氣騰騰的大明中山侯,文吏出身的崔潭哪裡經得起這般恐嚇,竟是腿肚子都開始打顫了。

 說來也十分有趣,中朝山水相連比鄰而居,在各種政治、經濟原因作用下,兩國很早便有商賈往來和相互移民,漢武帝時曾在朝鮮設置郡縣,漢人官吏、商賈及其他移民往來者更多,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儒家思想為統治思想,吏民往來必然把儒學傳入朝鮮。

 因此在西漢乃至更早的時間,儒學就傳入了朝鮮半島,尤其是到了李唐盛世,其遣唐使者詣國學觀釋奠及講論,留學生和使者均將儒學不斷傳回本國,一躍成為了主流思想文化。

 朝鮮歷代王國通過興辦尊孔讀經的儒學教育、開展倡導儒學的社會性教化活動、派遣來華留學生、建孔廟、實行以儒學為準的科舉取士、輸入與翻刻儒家經典、與中國官方及民間的交往和相互移民、壓制“異端”處儒學於一尊等措施,傳播與發展儒學,使儒學成為朝鮮半島傳統文化、思想的主體。

 而朝鮮半島上的歷代王朝,如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並起到新羅統一朝鮮,再到王氏的高麗王朝建立,以及現在的李氏王朝,全都是以儒家思想文化作為“齊家治國”之學,社會主流思想。

 尤其是高麗末年外有女真、海寇之侵,內有朝臣派別之爭,朝野上下一片混亂。

 李成桂草篡國自立建立李氏朝鮮,為重建封建統治秩序,深感佛教之腐敗與無能,而儒學以忠孝為本,反對犯上作亂,提倡大義名分,推崇三綱五常,反對分裂割據,主張一統天下,可以指導李朝解決面臨的問題,因而李朝統治者一改高麗崇佛尊儒為崇儒抑佛、獨尊儒術,由此佛教地位一落千丈而儒學一躍而居正統,頗有幾分“獨尊儒術”的味道。

 這就導致,儒學在這李氏朝鮮大行其道,催生出了一批批的文人士大夫,堪比中原王朝的前宋時代。

 比如眼前這位朝鮮濟州牧崔潭,明顯就是崔氏大族出身,正兒八經的儒家門徒名教子弟,所以他當然具備著忠君愛國的文人氣節。

 但比較可惜的是,氣節雖有,不過不多。

 當中山侯以殺他全家為威脅時,崔潭立馬就跪了。

 沒辦法,家人就是軟肋。

 他先是按照湯昊的命令,驅散了濟州島上這些朝鮮官兵,讓其安心回去休息,緊接著又帶著大明戰兵來到了濟州島的核心之地,濟州馬場!

 月色映襯之下,湯昊見到了一匹匹優良戰馬,正在慵懶地眯著眼睛休息,頓時雙眼都冒出了道道精光!

 此刻濟州島存在的意義,毫無疑問就是為了這座馬場而存在,所以整個濟州島全體成員,無論是誰都要為了這座馬場服務。

 可想而知,這些濟州馬平日裡過的日子,是多麼好了!

 崔潭看著眼冒精光的湯昊,忍不住低聲提醒道:“大明中山侯,你若是想要馬匹,大可劫走一些便是!”

 “本官可以上秉朝廷,稱是倭寇劫掠而走,亦或者是因為驟然疾病損失了一些戰馬,這些都可以解釋得過去,只要你別太過分……”

 反正,丟一些馬罷了,他崔潭還擔得起這個責任!

 湯昊聽到他這句話,似笑非笑地開口道:“那崔州牧覺得,多少數目才算不過分呢?”

 “一百匹!”崔潭咬了咬牙開口道:“絕不能再多了,否則本官也兜不住,大王定會派遣心腹前來徹查,到時候事情鬧大了,影響了兩國邦交,我看你怎麼收場!”

 後面這半句話,就是赤裸裸的威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