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213章 陳寬出手

 錦衣衛大獄!

 又可稱為“詔獄”。

 出了名的兇惡之地。

 錦衣衛分南北鎮撫司衙門。

 原本錦衣衛只有一個鎮撫司,名為錦衣衛鎮撫司。

 洪武年間,太祖高皇帝改設錦衣衛後,欲辦大案,往往不經刑部,直接交給錦衣衛鎮撫司。

 因此錦衣衛鎮撫司一時權勢赫赫,恣肆枉法,成了太祖朱元璋手裡最鋒利的那把到。

 可是壞事做多了,錦衣衛就成了臭名昭著的過街老鼠,一時間朝野爭相彈劾,百姓怨聲載道,以致洪武二十年太祖高皇帝不得不下詔“悉焚衛刑具,以囚送刑部審理”。

 這道詔命,也宣告了錦衣衛的倒臺,自此錦衣衛恢復了原樣,變成了一支天子親軍,負責儀仗護衛工作。

 而太宗文皇帝攻下金陵即位稱帝后,鑑於複雜的朝堂局勢,於是又重新倚重錦衣衛來監察、刺探官員,不但恢復了錦衣衛自行逮捕、偵訊、行刑、處決的特權,還新設北鎮撫司,專治詔獄。

 換句話說,錦衣衛不但在永樂皇帝手中死灰復燃了,而且還成功更進一步,權勢大增!

 後北鎮撫司官專理詔獄,錦衣衛各司房處理的案件以京師地區一般犯罪居多,而南鎮撫司職掌軍匠諸事,形成了兩個職事各異的平行機構。

 朝廷為保證其審獄的獨立性和保密性,北鎮撫司治獄所得的供狀,可以越過錦衣衛堂上官直接上達皇帝,這意味著北鎮撫司在編制上雖隸屬錦衣衛,實際是一個獨立運作的掛靠機構。

 也就是說,誰掌握了詔獄,誰才是錦衣衛真正的掌權人,至於什麼指揮使之流不過都是虛的罷了。

 而掌控詔獄的標誌,則是執掌錦衣衛緹騎,即是所謂的緹帥。

 鑑於洪武崇高朝和永樂朝奠定的赫赫兇名,錦衣衛詔獄至今都還是人人聞之色變的恐怖存在。

 畢竟錦衣衛這群瘋狗可不管你是不是真的有罪還是含冤,只要你說了不該說的話,老虎凳、坐冰塊、凌遲、斷椎、拶指、灌鉛、刷洗、彈琵琶等十八般武藝就在詔獄內等著你!

 就算抓進去的是條狗,這一圈烹炸煮炒折騰下來,錦衣衛都能讓它開口當人證!

 這,便是錦衣衛這群瘋狗的厲害之處!

 這北鎮撫司詔獄之中光線黑暗,各種腐味臭味充斥鼻腔。

 因為死牢關押的全都是罪大惡極的死囚,所以全部都建於地下,斷絕有人越獄的可能。

 死牢,死牢,活著進來,橫著出去,不死怎麼出去得了?

 在這黑暗寂靜的死牢之中,被關在錦衣衛死牢之中的囚犯,無不是一個個面若死灰,目光呆滯,了無生機。

 因為,他們看不到任何活下去的希望,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更不知道外面親人如何了。

 他們說是活著,其實和死了沒什麼區別,不過是一具具行屍走肉罷了。

 就算朝廷“大赦天下”,也不會赦了他們這些死囚!

 事實上,刑部大獄已經是恐怖至極,但與詔獄比起來,卻是遠遠不如,好比一個是天堂,一個是地獄。

 這詔獄“其室卑入地”的建築位置,使得詔獄非常陰冷,幾乎感受不到任何溫暖,此外空間很小,犯人又多,傳染病在詔獄犯人中很容易流行,“人多地窄,疾疫易生,癘氣所傳,死亡相繼”。

 再有這詔獄所有囚室全都是建在陰暗潮溼的地下室,空氣不流通,鼠蟲肆虐,而且在其中的犯人被嚴刑拷打,身體的腐臭以及鮮血的腥臭,充斥整個監獄。

 詔獄中畢竟出名的酷刑,如有拶指、上夾棍、剝皮、舌、斷脊、墮指、刺心、琵琶等等十八種,而且在這過程中還在不斷研發,刑罰也越來越慘絕人寰。

 是以只要進了這詔獄之人,幾乎沒有幾個能夠全須全尾地出去。

 哪怕有的人硬撐著一口氣,僥倖活了下來,可整個人不是斷手斷腳就是身受重傷,出去之後也活不了幾天就一命嗚呼,因此更是奠定了錦衣衛的赫赫兇名!

 不過,這些都跟湯昊沒什麼關係。

 緹帥牟斌親自在前面引路,比之先前的態度還要恭敬不少。

 湯昊身上的枷鎖從踏入詔獄那一刻起,就直接被牟斌命人給卸掉了。

 很快來到了一座囚室,頗為乾淨整潔,甚至地面上還有一層毛毯,此外牆壁高處還有一扇窗戶,甚至有陽光從中投射進來,顯然這就是詔獄中的“貴賓室”了。

 湯昊似笑非笑地看著牟斌,故意出言打趣道:“怎麼,就因為我替你殺了那個楊玉,所以緹帥這是在投桃報李嗎?”

 牟斌聞言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隨即重重都嘆了口氣。

 “乾清宮裡面的事情,我多少還是有些耳聞的。”

 “但此事涉及皇帝陛下,涉及宮闈隱秘,所以我這個錦衣衛指揮使也不敢插手,只能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一次陛下能夠回心轉意,多虧了湯侯,不管最後如何,只要湯侯在我詔獄一日,就絕不會讓湯侯吃苦受罪!”

 話音一落,牟斌竟然鄭重其事地向湯昊躬身行禮。

 這一禮,不是因為湯昊幫他剷除了劉瑾安插在錦衣衛中的眼線楊玉,而是感謝湯昊不顧己身悍然入宮殺了那個孌童鳳兒,逼迫小皇帝回心轉意走上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