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221章 剝離權柄

 李東陽何許人也?

 年少成名的才俊大家。

 湖廣鄉黨的當代黨魁。

 現任內閣首輔大學士。

 以文章領袖縉紳的文壇領袖。

 不管是哪一重身份,都足以讓人敬仰尊敬。

 但偏偏,這傢伙是個不安分的政客啊!

 事實上湯昊對這李東陽,起初沒有什麼太大殺心。

 畢竟左一刀說的不錯,李東陽畢竟走的是東宮內閣體系,昔年是弘治皇帝的東宮近臣,與其有著半師之誼。

 即便先前湯昊聯手朱厚照對湖廣鄉黨窮追猛打的時候,也算是給這位內閣大學士留下了幾分薄面,沒有將其直接給罷官去職逐出朝堂,只是順勢趕走了執掌兵部權柄的劉大夏罷了。

 畢竟湖廣鄉黨這些高層裡面,以兵部尚書劉大夏職權最重,李東陽這位內閣大學士上面還有內閣首輔劉健壓制,根本就翻不起什麼浪花來,此外就還有一個兵部侍郎熊繡了,也被趕去做了兩廣總督督撫一方。

 失去了兵部權柄,李東陽的湖廣鄉黨其實就等同於被奪走了核心力量,剩下一個被壓制的內閣大學士,幾乎很難再翻身。

 然而饒是湯昊都沒有想到,這李東陽竟然還有做內閣首輔的這一天!

 好像在歷史上面,確實是這李東陽接替了劉健,繼任為內閣首輔。

 當時恰恰正是劉瑾權傾朝野的時候,內閣形同虛設,李東陽這位內閣首輔毫無任何用處。

 但是現在看起來,史書上面輕飄飄的一句話,不知道飽含了多少陰謀詭計!

 面對群臣異樣的眼光,李東陽依舊神態自若,但心裡面卻是憤怒到了極點。

 湯昊這個該死的蠻夷,從一開始就是存了心思,直接往他李東陽身上潑髒水!

 他就是要將那湯紹宗的死,強行安在李東陽自己頭上。

 畢竟,如果不是李東陽挑撥慫恿,湯紹宗也不會做出以下犯上、背刺家主這種惡劣行徑,以致於最後不得不以死謝罪。

 換句話說,湯紹宗其實就是被李東陽給逼死的。

 湯昊這般做法,扳倒李東陽的可能性不大,畢竟人家這內閣首輔還沒做幾個月呢,哪有這麼快就下臺的,朝堂重臣豈非兒戲?

 那麼,給李東陽潑上一盆髒水,卻是實打實的。

 自今日事情過後,朝野上下都會知道這位新任內閣首輔行事狠辣不擇手段,即便是那些逢迎巴結之人,也會好好斟酌一二,李東陽是否值得他們追隨效忠!

 但是,僅僅到這兒,那還遠遠不夠,不然湯昊這三十廷杖不是白捱了嗎?

 是以中山侯滿臉悲憤地繼續出言道:“陛下,諸位臣工,不知可否還記得我湯昊出海剿倭之前,曾經被那倭國副使刺殺過一事!”

 隨著湯昊的提醒,大殿內的君臣頓時就反應了過來。

 對啊,好像確實是有這麼一回事。

 當時據說是中山侯湯昊被倭國副使大內弘貞刺殺,結果刺殺不成大內弘貞等十一人盡皆被當場反殺,緊接著這位中山侯就強行調兵包圍會同館,將倭國使團一行人全部帶走扣押了下來。

 隨後倭國正使足利義維親自在朝堂之上作證,那大內弘貞收受了他人錢財,前去刺殺中山侯湯昊,而線索最後斷在湖廣鄉黨聚集之處湖廣會館……

 嘶……這麼看起來的話,內閣首輔李東陽這不是第一次算計中山侯湯昊了啊!

 湯昊憤然喝問道:“陛下,當年臣被刺殺,最後線索斷在了湖廣鄉黨,錦衣衛抓走了一干人等。”

 “然而時至今日,等臣出海回京之後,卻聽聞此案不了了之,甚至連那些涉案的人員早就被放走了!”

 “難道國朝沒有律令嗎?刺殺朝堂重臣可以就此隨便糊弄過去嗎?還是說我湯昊這個中山侯,比不得他李東陽這位內閣首輔,就算死了那也是該死?”

 此話一出,滿朝譁然。

 群臣頓時議論紛紛,目光大多聚集在李東陽身上。

 起初群臣對此案還頗為疑惑,不太能夠相信李東陽會做出如此下作惡毒之事,然而現在一聽到湯昊提及李東陽的“前科”,就算再愚蠢的人都能夠想得到,這李東陽確實有很大的嫌疑啊!

 那湖廣會館是什麼地方?

 李東陽這位湖廣鄉黨黨魁的根基之地,每日下朝之後都會在那湖廣鄉黨飲酒作樂,大宴門生故舊。

 倭國副使刺殺中山侯一案,既然牽扯到了湖廣會館,那就定然與這位湖廣黨魁離不開干係。

 這是什麼?

 刺殺一次不成,又算計第二次?

 上一次要人家的命,這一次更加惡毒要將人開宗除籍?

 多大仇多大怨啊!

 群臣議論紛紛,矛頭直指李東陽。

 就連兵部尚書楊一清現在也有些發懵,詢問了身旁的禮部尚書張昇,這才瞭解了倭國副使刺殺案的始末。

 不過這樣一聽起來,這李東陽確實是嫌疑很大啊!

 楊一清對李東陽這個人很是瞭解,身居高位養尊處優,行事只看結果不問過程,說得難聽一點那就是不擇手段!

 嘿,還真像是李東陽能夠幹出來的事情!

 一時間,李東陽滿臉漲紅,正準備開口解釋。

 然而朱厚照卻好似想到了什麼,陡然厲喝道:“倭國副使刺殺中山侯一案,朕還有些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