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226章 弱小即原罪

 說完這些話,湯昊直接起身離去。

 成希顏怔怔地看著他的背影,眼中陡然綻放出了道道精光。

 海洋貿易?

 大明即將開啟海洋貿易?

 這可不是什麼幾年一次的朝貢,而是真正的海洋貿易啊!

 如果這是真的話,那似乎眼下這局勢……並不是不能接受啊!

 傻子都知道,與大明王朝通商,那就意味著驚天利潤。

 可惜因為朝貢藩屬國太多,所以對此限制嚴苛,一般都是各藩屬國輪流排著入貢,輪到朝鮮差不多要三年一次,這才能夠在入貢的時候帶上一些貨物大賺一筆!

 三年一次,變成每年都可以做,甚至每天都可以做!

 那獻出一個濟州馬場,好像真的……可以接受!

 一時間,成希顏恢復了些許鬥志,腦海中閃過了諸般念頭。

 現在他是朝鮮國內唯一一個得知海洋貿易的人,是否可以憑藉這唯一優勢,給自己背後的勢力撈取一些足夠的好處呢?

 成希顏當即陷入了沉思,足夠利益擺在面前,他也絲毫不在乎那什麼濟州馬場了。

 翌日清晨。

 早朝議事!

 得益於三元老重臣病重的病重,致仕的致仕,沉默的沉默,現在朱厚照已經不滿足於坐在月臺上面了,而是想要真正的親政上朝!

 所以他經常以各種大事件的名義召集文武早朝,向前邁出了堅定的一步。

 只待明年年滿十八歲後,當群臣對此已經習慣,朱厚照就會親政上朝。

 而今日早朝不論其他,單為朝鮮使團而設。

 朝鮮正使成希顏上殿,先是恭恭敬敬地向大明皇帝陛下跪地行禮,然後這才上呈了朝鮮國書。

 國書裡面內容有二,其一是再次請求大明宗主國冊封李懌為朝鮮國王,以此賦予李懌統治合法性,避免李氏王朝出現統治根基動搖的隱患。

 大明群臣聽到這話,也不覺得意外。

 朝鮮國內發生的那些蠅營狗苟,其實他們早就知道了。

 真以為大明錦衣衛是吃素的啊,天天就會在京師裡面監視百官,什麼正事都不幹?

 事實上,錦衣衛的重要職責,還包括對外邦蠻夷的監控探查,尤其是蒙古韃子。

 所以大明遲遲不肯冊封這李懌,就是因為這不符合宗法禮制,問題卡在這個地方。

 那燕山君李就算再昏庸無道,再荒淫混賬,那也是朝鮮成宗李娎的嫡長子,那也是大明宗主國正兒八經冊封的朝鮮國王!

 你們這些朝鮮權臣一言不合地就發動政變,將這李給廢黜了,還擅自迎立李懌,這是什麼行為?

 說得好聽點,這是“撥亂反正”,說得難聽點,這就是些“亂臣賊子”!

 李懌與樸元宗、成希顏、柳順汀等人的行為,落到大明帝王將相眼裡,落到大明士大夫眼裡,那就是不折不扣的謀逆死罪!

 嘿,真新鮮吶,廢立帝王,權傾朝野,你要做那“霍光伊尹”嗎?

 這放在大明王朝,真要是有臣子這麼做,絕對會被抄家滅族!

 所以啊,一群謀逆的亂臣賊子,還想要得到大明宗主國的冊封,那不是在扇大明士大夫的臉嗎?

 問題癥結就出在這兒,大明一直卡著不冊封那李懌。

 內閣大學士謝遷陡然出列,厲聲喝問道:“成希顏,即便李病重不能視事,那也應當由他的嫡長子承襲朝鮮國位,而不是由他這個弟弟李懌上位,這不符合宗法禮制,難道你朝鮮不明白嗎?”

 一群枉顧禮法的亂臣賊子,這要是放在大明王朝,謝遷早就提劍砍了他們了。

 面對大明群臣的銳利目光,成希顏到底是不敢說出“李無子”的笑話來,而是選擇了中山侯湯昊的建議,當場編起了瞎話。

 “謝大人有所不知,我國李大王病重之前,考慮到子嗣皆是稚童難以視事,所以曾留下遺言命李懌即位,以穩固朝鮮政局!”

 成希顏臉不紅,心不跳地瞎編道,聽得大明群臣鬨笑不已。

 還什麼勞什子“臨終遺言”,這些朝鮮君臣也真是不要臉面了,什麼瞎話都編得出來。

 朱厚照看著謝遷、張昇等人圍攻成希顏,就好像是維護宗法的士大夫發現了一個不敬宗法的小老弟,所以正在圍毆人家,恨不得將他活活打死。

 “行了!”

 “既然是李遺命,那就這樣吧!”

 皇帝陛下開口,群臣頓時就安靜了下來。

 不過他們還是有些不甘心,怎麼皇帝陛下突然就鬆口了呢?

 然而仔細一想,好像也真是沒有什麼繼續較真下去的必要。

 這朝鮮一直對大明事恭,終年朝貢不絕,是藩屬國中最聽話的那個小弟。

 而且那朝鮮燕山君李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君暴君,人家被逼得沒辦法了這才將其廢黜,說起來還真是情有可原。

 確實沒必要繼續這樣卡著人家,平白傷了兩國的友好邦交。

 然而朱厚照接下來這句話,卻是瞬間讓大明群臣傻了眼。

 “成希顏!”

 “外臣在此,陛下請說。”

 “這封國書中提及,朝鮮願無償獻出濟州馬場給我大明,此事可是真的?”

 什麼?

 濟州馬場?

 那盛產優良戰馬的濟州馬場?

 而且還是無償獻給我大明嗎?

 這怎麼可能?!

 大明群臣聽到這話,全都愣住當場!

 他們又不是什麼傻子,輕易間就那麼好糊弄!

 誰不知道這朝鮮以往做出的那些勾當,為了少給大明進貢戰馬,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現在怎麼會突然之間將濟州馬場直接獻給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