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241章 暗流

 “中山侯之所以駐守山東,建造船隻,自然是為了重建備倭體系,難道有什麼問題嗎?”

 備倭!

 這是最好的藉口。

 畢竟湯昊第一次離京出海,就是打著這個名義。

 那麼這第二次,為什麼不可以呢?

 “陛下!”

 謝遷臉色變得嚴肅了起來。

 “太祖高皇帝曾有禁令,片板不得出海!”

 “一人出海者,斬!三人出海者,斬其家!三人以上出海者,誅三族!率領船隊出海者,必被滅族!”

 “若中山侯此刻所為是為了備倭,那倘若他日後率船隊出海呢?那請陛下以祖訓治其罪!”

 此話一出,朱厚照頓時勃然大怒。

 這算什麼?

 逼著他朱厚照表態嗎?

 要麼你現在就把中山侯給召回來,停止出海貿易的念頭;要麼日後中山侯果真率船隊出海了,那你就將其抄家滅族,以尊太祖祖訓!

 這就是嫉惡如仇、略顯迂腐的謝遷。

 也是為何他做這內閣首輔,能夠贏得文臣縉紳支持的真正原因。

 畢竟有任何爭鬥發生的時候,嫉惡如仇的謝遷就會成為那把最好用的尖刀利刃,替他們達成目的!

 “謝遷!”

 “伱放肆!”

 朱厚照怒斥道:“難道中山侯出海剿倭,你也要將他抄家滅族嗎?”

 “祖訓祖訓!你就只記得這一條海禁祖訓嗎?要不要朕再跟你提一下“貪腐六十兩及以上者剝皮實草”這條祖訓?”

 謝遷被懟得啞口無言,但他還是不甘心。

 “陛下,有些事情絕不能開此先河!”

 “若是人人都知道出海可獲巨利,若是人人盡皆效仿中山侯,置海禁國策於不顧,那誰還甘心在鄉野田地間耕種?誰還願意做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戶耕戶?”

 “人跑了,地荒了,糧食減產,國不將國,朝廷收不上賦稅,那這大明還如何能夠維繫?”

 “陛下三思啊!”

 說實話,謝遷自然有著真才實學,他也不是什麼為了反對而反對。

 中山侯和皇帝陛下的目的,明眼人一眼都能夠看得出來,無非就是想要開啟海洋貿易從中謀利罷了。

 但是這樣做,是在傷害大明王朝的根基。

 “自古當權者首重農桑,這也是我華夏能夠傳承至今的根基所在!”

 “若是陛下為了利益而興商貿,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效焉,陛下不重農桑之事,下面就更不重視農桑之事,就算大明的絲綢織的再多,瓷器燒的再多也不能當飯吃,若是我大明百姓人人爭利,為了利益改稻為桑,江南糧秣重地早晚會無糧可用,天下百姓也終將無糧可食……”

 謝遷今日前來,本身就不只是為了湯昊準備出海一事,他真正想要做的,是打消皇帝陛下的逐利之心!

 做皇帝的不重視農桑,反而像個商人一樣去追逐錢利,這是一個帝王該做的事情嗎?

 謝遷這番話,無異於是在公然指責朱厚照這位天子失德!

 朱厚照再也忍不住了,指著謝遷的鼻子怒罵道:“好!你謝遷真是好得很!”

 “既然你罵朕追逐錢利,那朕倒是想要問問你,我大明王朝的賦稅為何越來越少?”

 “朕倒是想要問問你,為何訓練京軍戰兵,戶部卻不願意出錢出糧,還要朕從內帑撥款?”

 “你謝遷不是能說會道嗎?那你告訴朕啊!”

 謝遷聞言一怔,默默地低下了頭。

 朱厚照臉色鐵青地怒斥道:“若不是你們這些文臣縉紳從中作梗,若不是你們這些文臣縉紳爭權奪利,朕用得著和湯侯如此苦心孤詣地發展海外產業填補這些漏洞嗎?”

 “哈!你們這些文臣縉紳就會在那兒高喊,要朕勵精圖治,要朕中興大明,要朕發展民生,但是朕要練兵的時候你們不同意,朕自己花錢練兵你們還是不同意,朕和湯侯為了練兵四處奔走籌措錢糧,朕這個皇帝他媽的像個商人一樣偷偷摸摸地組建船隊出海掙錢,你們還是不同意!”

 “那謝遷你現在告訴朕,沒有一支強軍,你拿什麼去抵禦日漸強盛的北虜,你拿什麼去打那些蒙古韃子?拿你謝遷這項上人頭嗎?還是如你們這些文臣縉紳滾去九邊挨個站好,等那些韃子一刀一個砍了你們的狗頭?”

 “回答朕,謝遷!”

 皇帝陛下的話語,如同一柄柄利劍,狠狠刺進了謝遷心田。

 他想不明白,為什麼大明王朝會變成現在這樣子。

 皇帝陛下經商,這自然是不對的。

 皇帝陛下違背祖訓出海,這同樣是不對的。

 但是,陛下為何要經商,陛下為何要出海?

 因為陛下想要練兵,陛下想要中興大明,那這又是無比正確的事情。

 可是,為什麼偏偏會是這樣呢?

 問題到底出在誰的身上啊?

 謝遷沉默了,好幾次張了張口,可是最後卻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哪怕他不願意承認,但是他的內心已經告訴了他答案。

 問題,不在陛下,也不在中山侯,而是在……文臣縉紳!

 楊廷和一直沒有說話,此刻終於開了口。

 “陛下,事情已經鬧大了,即便臣等二人不來,也定有其他同僚前來。”

 “所以眼下最好的解決辦法,是為湯侯出海尋一個絕佳的藉口,比如濟州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