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251章 魯王

 在這種極其險惡的社會環境下,魯莊王與宗室,兗州府署官兵們堅守府城,與朝廷積極配合,極力維護住了兗州府城的穩定局面,充分體現出魯莊王在政治上與朝廷保持高度一致,才使得志書中對其有較高的評價。

 不過這傢伙背地裡乾的那些惡行,那確實是一件不少,草菅人命,荒淫無度,反正就是一個標準的大明親王,沒什麼好說的。

 “魯王爺,無需多禮。”

 “本侯只是順道拜訪一二,別無他意。”

 聽到這話,朱陽鑄頓時放下了心來,不過當他注意到湯昊那魁梧如山的恐怖身形後,一顆心卻是依舊提了起來。

 沒辦法,人的名樹的影,這大明天下間,真沒有幾個人是不怕這酷吏鷹犬的。

 尤其是這個該死的中山侯,前不久還上演了一出好戲,硬生生地追趕這那群所謂的反賊,將直隸士紳給屠了個乾乾淨淨,饒是朱陽鑄此刻面對這位殺神,都止不住地心生惶恐,驚懼不安。

 “湯侯,平叛辛苦,還請入內一敘。”

 “小王得知湯侯前來拜訪,特地準備了美酒佳餚……”

 “可以。”湯昊輕笑道:“素聞魯藩歸善王朱當沍驍勇善戰,魯王爺可否請他一同赴宴?”

 朱當沍?

 那個只知道玩弄刀槍棍棒的逆子?

 朱陽鑄頓時就來了心思,只要中山侯肯賞臉,別說什麼讓兒子陪酒了,就算是王妃……咳咳,中山侯好像不好女色。

 “自無不可!”

 朱陽鑄熱切地拉著湯昊走進了大堂,然後命人去請來了朱當沍,就連王世子朱當漎都沒資格赴宴。

 按照大明王朝的宗室制度,一代親王,二代嫡長子繼承親王,其餘子弟則是受封為郡王,然後三代郡王之後則是三個等級的將軍,將軍之後就是三等中尉,從上到下均有俸祿可領。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設立宗室制度,本著以“天子建國,諸侯立家“的小農思想,給予各路藩王的待遇也是相當豐厚。

 各路受封藩王都受封有自己的領地,能夠在封地內自己建立軍隊,有專屬衛軍三護衛,變相掌控了地方軍權,與掌握地方治理權的地方大員形成鉗制,這樣防止有藩王作亂。

 而大明王朝的宗室成員,一共有八個等級,親王年俸一萬石,郡王兩千石,鎮國將軍千石,輔國將軍八百石,奉國將軍六百石,鎮國中尉四百石,輔國中尉三百石,奉國中尉兩百石。

 雖然說是依次逐爵降低,但是歷代皇帝都會有子嗣啊,這就造成宗室成員的數量依舊在不斷增長,甚至是以開枝散葉的方式猛增暴漲!

 此外皇帝的女兒,即朝廷的公主,雖然沒有獲得封號,但是也可以享受到與郡王一樣的俸祿,也就是年俸兩千石,郡王的女兒郡主享受的是與輔國將軍一樣的俸祿,年俸八百石。

 這麼一計算下來,龍子龍孫們加在一起,光是洪武帝記錄在案的宗室成員就有五十八人,這五十八人每一個再生兩三個子女,那第二代就得有三四百人,然後第三代再翻上一番……

 湯昊雖然不精通數算,但他好歹也有點常識,簡單計算還是會的。

 換句話說,這大明王朝的宗室制度如果不加改革,大明財政遲早會有被宗室成員拖垮的那麼一天!

 而等個八九代之後,宗室成員暴漲到了幾十上百萬,哪怕是按照最低級的奉國中尉兩百石計算,朝廷一年就得撥給這些宗室成員幾百萬石糧草啊!

 大明財政一年稅收才多少糧食?

 民生不發展了?

 將士不發口糧了?

 官員不發俸祿了?

 朝廷用錢用糧的地方多了去了。

 結果大頭還要拿出來去供養這些不事生產、個個肥頭大耳的宗室成員,傻子都能夠想象得到那副可笑而又諷刺的悲哀場景!

 真要是到了這種地步,大明王朝距離轟然崩塌也不遠了!

 事實上,明朝宗室是出了名的吸血蟲,太祖朱元璋建國之初,分封子孫於各地,“初封親郡王、將軍四十九位”,但是在政策刺激下,到了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繁衍至百萬人之多!

 老朱家的皇族子孫享有特權,不受普通法律約束,不歸當地官府管制,諸王的府第、服飾和軍騎,下天子一等,爵位世襲罔替,公侯大臣見了都要“伏而拜謁”,他們不但無需交稅,甚至可以在地方收稅、魚課、鹽店,還有極少部分宗室仗著特權對地方官員橫加欺凌。

 朱元璋這個貧農出身的草根皇帝,自己做了皇帝之後,更加看重血脈親情,所以對子孫極其厚待,制定出了豐厚俸祿標準,洪武九年親王祿米歲支五萬石,鈔二萬五千貫,後來有所削減。

 為了讓宗室們充分享受幸福,朱元璋規定皇族不必從事任何職業,每一個皇族後代,所有消費需要都由國家承擔,這種無微不至的“愛護”,在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以至於明人不禁感慨,“我朝親親之恩,可謂無所不用,其厚遠過前代矣”。

 然而這種結果就是,親王們為了向朝廷討要更多的俸祿,開始了生娃比賽,皇族子弟們展開了激烈的生殖競賽,比如慶成王光兒子就多達一百餘人,女兒更是不計其數,而這些全都要靠朝廷撥款給予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