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291章 卑劣本性

“怎麼辦?”

 

“現在該怎麼辦?”

 

京都室町。

 

十一代將軍足利義澄瘋狂咆哮道。

 

這就不得不提及,足利義澄是如何登上將軍大位的了。

 

在應仁之亂後,趁著足利將軍家衰落的時機,細川政元一舉掌握了幕府的實權,行那廢立將軍、操縱幕府的權臣之事。

 

當初足利義稙、畠山政長等率軍赴河內,討伐其繼任者畠山義豐,然而反對派趁足利義稙在外之機發動政變,細川政元、日野富子、伊勢貞宗等人宣佈廢黜足利義稙,擁立足利義澄為將軍,隨後肅清了足利義稙在京都的黨羽,這位幕府將軍直接就被廢除了,號稱“明應之變”。

 

而等到那個日野富子死去,足利義澄試圖親政,因此與被時人稱為“半將軍”的管領細川政元發生了對立細川政元辭去了管領一職前往丹波,足利義澄親自率部前往慰留,包圍政元於巖倉的金龍寺。

 

為了重任管領一職,細川政元與伊勢貞宗達成協議,派人殺害了留在京都的足利義稙的弟弟實相院足利義忠。

 

足利義忠是細川政元所矚意的下一代將軍繼承人,因為足利義澄想要親政不甘心做個傀儡,所以細川政元早早地就開始物色下一代將軍人選,然而殺害足利義忠使得細川政元廢黜足利義澄一事成為了泡影,此後細川政元與足利義澄一直試圖維持著關係,雙方暫時有所緩和。

 

直到細川政元被家族武臣暗殺,細川氏京兆家陷入了爭奪家督之位的內訌中永正錯亂,足利義澄還沒來得及高興,結果足利義稙與大內義興號召各地大名聯合進軍京都。

 

而這個節骨眼上,細川政元先前那些騷操作埋下的隱患也徹底爆發。

 

細川政元這個人很有意思,他把親生兒子細川澄之,送給九條政基當了兒子,而自己又收了細川澄元和細川高國兩個養子,結果這三個活寶兒子瘋狂爭奪家督之位,偏偏他自己又控制不了局面,結果被細川澄之派的香西元春殺死。

 

細川政元被暗殺後,細川澄之與細川澄元繼續爭奪家督,而最終的勝利者是細川澄元,細川澄之被細川高國逼得自殺身亡。

 

經過這一系列的混亂變故之後,此刻室町幕府的實際掌權人,其實就只有三個。

 

細川澄元,細川高國,伊勢貞宗,再加上一個傀儡將軍足利義澄。

 

然而不管是細川氏的兩位霸主,還是伊勢貞宗這個京都公卿,此刻都是臉色蒼白,惶惶不可終日。

 

面對足利義澄的咆哮,三人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如何回答?

 

此刻京都城外赫然站著密密麻麻的大明戰兵!

 

而且統帥這支精銳戰兵之人,還是那個大明中山侯湯昊!

 

雖然應仁之亂後,足利幕府統治力下降,但是對馬島上發生的屠殺,他們可是知道得清清楚楚!

 

正是這位大明中山侯親自統兵,血洗了整個對馬島倭人,還將他們的屍體堆積在一起鑄成了京觀,以此震懾那些還敢偽裝成倭寇出海劫掠大明沿海的倭民!

 

當初幕府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還是被嚇得不輕,唯恐這個大明中山侯一怒之下就領兵殺到倭國本土來了。

 

畢竟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別說現在室町幕府就是個空架子,就算是當年最為強盛的三代將軍足利義滿時期,都被大明王朝的恐怖水師嚇得立刻稱臣納貢,雙方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上的。

 

這些年來,靠著與大明的勘合貿易,室町幕府也賺了個盆滿缽滿,以此才能勉強維持住幕府的威嚴。

 

奈何應仁之亂後,地方大名看出了室町幕府的虛弱無力,所以不再聽從幕府號令,他們不能參與與大明王朝的勘合貿易,索性化身為倭寇組建船隊前去大明肆意劫掠。

 

幕府對此沒有任何辦法,想要制止也是有心無力。

 

好在大明王朝不知道是傻了還是瘋了,推行什麼海禁國策,明明有著無敵水師卻不容許水師出海,所以幕府眾人也算是放心下來,任由這些地方大名前去劫掠大明沿海。

 

然而,對馬島事件,卻無疑狠狠抽了他們一記耳光。

 

大明水師不可以出海?

 

那對馬島的倭人子民是誰屠戮的?

 

還不等幕府對此做出應對,限制那些地方大名繼續劫掠大明,一系列事件就爆發了。

 

先是細川政元被他親兒子派人細川澄之暗殺,緊接著細川澄元和細川高國這兩個養子聯手將細川澄之這個親兒子給宰了,不等足利義澄鬆口氣,大內義興就打出了足利義稙的名義召集地方大名聯合進軍京都。

 

細川澄元和細川高國大軍被打得節節敗退,根本不是大內義興的對手。

 

然而還不等他們絕望的時候,更加絕望的事情出現了。

 

大明中山侯親率大軍強勢登陸兵庫津,佔領兵庫津後直接率八千精銳戰兵奔襲京都,一路勢如破竹沒有一合之敵,不到十天就殺到了京都城外!

 

這突如其來的驚變,徹底打懵了足利義澄的幕府。

 

更別提這位大明中山侯還打出了出兵幫助足利義稙復辟、撥亂反正的名義!

 

“撥亂反正”這個詞語,用的就很是耐人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