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292章 京都易主

 

僭越帝制!

 

這就是死罪!

 

所以連安國都不敢說出那個字眼。

 

勝仁大兄弟一時間被打傻了,跌坐在地上竟是嚎啕大哭。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倒是把安國給整不會了。

 

不是你說個爺們嗎?

 

我就給了你幾個大嘴巴子,你嚎什麼啊?

 

勝仁大兄弟邊哭邊開始哭訴,他這個天皇日子過得實在是太憋屈了。

 

他是后土御門天皇第一皇子,母親為權大納言庭田長賢之女庭田朝子。

 

因為應仁之亂造成了許多後遺症,朝廷在經濟上有困難就是其中之一,不但後柏原天皇的登基儀式無力舉行,連后土御門天皇過世四十三天後都未舉行葬禮。

 

他爹貴為一代天皇結果駕崩之後卻因為沒錢下葬,屍體被放了四十三天都發臭了也沒人理會,最後還是幾個大名看不下去了一起湊錢這才總算是入土為安了。

 

可是他爹是安葬了,但是他自己的即位大典卻都沒人理會了。

 

勝仁大兄弟還打算在可控制的領地內徵收特別稅款來籌措典禮所需費用,但卻發生若狹守護武田元信、武田元度父子被國人土豪攻殺事件,課稅的計劃因此擱淺。

 

而細川政元這個該死的賊子,竟然放話說:“即位大禮儀式毫無益處,徒費錢孥。”

 

所以時至今日,哪怕他這個天皇都做了快十年了,竟然都還沒螚舉辦即位大典!

 

因為對中原禮儀得深入學習,所以禮法觀念深入人心,這沒有辦即位大典,名不正言不順,算什麼皇帝?

 

尤其是細川政元被養子細川澄之暗殺之後,畿內政局之迷亂達到極點,天皇的即位大典更是無人問津。

 

勝任大兄弟還嘗試著跟足利義澄這個現任幕府將軍足利義澄商量,結果足利義澄這廢物就是個傀儡,根本就擺脫不了細川政元的控制。

 

到了現在,大明天兵來了,來然後給了幾個大嘴巴子,徹底擊潰來勝仁大兄弟的心理防線。

 

他這個倭國天皇,命怎麼這麼苦阿?!

 

安國也有寫麻了。

 

這個倭國偽皇還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一個帝王,竟然窮到了這種份兒上,還真是天下奇聞。

 

就這還敢僭越帝制,安國當真是不知道這些倭國王室哪裡來的勇氣。

 

“行了行了別嚎了!”

 

“安安心心等著我家侯爺開處理吧!”

 

“說不定還能給你辦個即位大典,了卻你這夙願!”

 

此話一出,勝仁大兄弟瞬間就不嚎了,豁然抬頭看向安國。

 

“大明當真願意給月我辦即位大典?”

 

還好他“朕”字沒有說出口,不然又是一頓毒打。

 

“為什麼不可能呢?”

 

“我大明首重禮法,既然伱是倭國大王,這即位大典還是要辦的,但你僭越帝制,那不可能給你皇帝典禮,最多一個大王典禮!”

 

勝仁大兄弟眼前一亮。

 

大王典禮和皇帝典禮,這些鬥不重要。

 

只要明軍後面走了,那他還是倭國天皇,因為天皇觀念早已深入人心,對外稱也算不得什麼,形勢比人強嘛!

 

只要這些明軍走了,他就是名正言順的倭國天皇了。

 

甚至未嘗不可以在明軍的支持之下,徹底解決掉幕府,重現天皇執政的巔峰時期!

 

當年倭國的南北朝,其實就是後醍醐天皇消滅了鎌倉幕府後,進行了第一次的王政復古,推行新政,史稱建武新政,試圖重新讓朝廷掌控倭國大權。

 

然而由於新政未能滿足武士的要求,而且僅僅重用京都的公卿貴族,故引來武士不滿,其中倒幕大將足利尊氏更為不滿,他雖然被賜予天皇名字中的尊字,但他有意開幕府,而後足利尊氏迫後醍醐天皇退位,並立持明院統之光明天皇。

 

光明天皇策封他為徵夷大將軍,建立室町幕府,是為北朝之始,而後醍醐天皇被迫退位後設法逃出,持著天皇象徵的三神器退往大和的吉野,是為南朝,至此南北朝終於形成,史書還稱為“一天二帝南北京”。

 

這一個“天”,指的就是足利尊氏!

 

說到底,自從鎌倉幕府以後,天皇朝廷就淪為了空架子吉祥物,不知多少天皇不甘心受制於人,想要奪回權力,後醍醐天皇就是最好得例子,可惜均已失敗告終。

 

勝仁大兄弟同樣不甘心過一輩子這樣得苦日子,現在終於等到了機會,所以立刻振奮起了精神。

 

可惜安國懶得根他過多廢話,他宗覺得這個倭國偽皇腦子不正常,繼續交流下去回傳染給自己。

 

與此同時,室町幕府。

 

足利義澄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情況,就背細川澄元裹挾著準備逃跑。

 

然而雷雄和常闊海及時趕到,堵住了他們的去路,雙方爆發了激烈戰鬥,可惜細川氏剛剛在城門口經歷了明軍得屠殺,早就喪失了所有鬥志,更是明軍手中得恐怖武器忌憚無比,交戰僅僅片刻之後,這些武士就捨棄了家督細川澄元各自逃亡。

 

幾乎不費什麼力氣,雷雄和常闊海就拿下了室町幕府,並且生擒了細川澄元和足利義澄。

 

毫無疑問,此戰二人立下了頭功!

 

天皇御所於室町幕府被拿下,京都內的倭軍徹底失去了主心骨,他們如同無頭蒼蠅一般四處亂竄,想要逃離這個京都戰場。

 

然而四座城門都已經被明軍奪下掌控,所以最後這些倭軍只能選擇了投降。

 

控制住京都局勢之後,湯木立刻派遣戰兵前去肅清城內流竄的亂軍,此外派人去通知了坐鎮城外大營的中山侯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