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331章 進剿建州經略遼東

楊廷和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這個中山侯又在謀劃著什麼大事。

“韓輔上了一封奏章,言稱遼東局勢糜爛。”

楊廷和取出了那封奏章,遞給了湯昊。

遼東局勢一直不太平,成化帝兩次犁庭掃穴,進剿蠻夷,也只是換取了一時太平。

蠻夷就是如此,好了傷疤忘了疼,知小禮而無大義,畏威而不懷德,強必寇盜,弱而卑伏,一旦積蓄起了些許實力,就又開始寇邊犯境劫掠襲擾了。

湯昊細細翻閱了一遍韓輔的奏章,隨後提議道:“首輔覺得,此刻出兵遼東如何?”

出兵遼東?!

楊廷和臉色大變。

這傢伙怎麼不按套路出牌啊!

明明才被皇帝陛下剝奪了權勢,淪為了一個沒有實權的武勳,你就不能老實安分一些嗎?

“中山侯,遼東局勢雖然糜爛,但還沒有到需要朝廷出兵的地步!”

“再者驟然間出兵,錢糧輜重等也都是問題……”

湯昊聽得有些不耐煩,直接一把抓住楊廷和,拉著他前去面聖。

朱厚照才從坤寧宮回來,確認皇后身體無恙,即將臨盆,皇帝陛下也是心情大好。

然而當他看到被湯昊硬生生拖進來的楊廷和,立刻就傻眼了。

“咳咳,湯侯你這是做什麼?”

“陛下,為振奮軍心士氣,咱們應當進剿建州!”

進剿建州?!

朱厚照一聽這話立刻就來了興趣。

不用懷疑,他跟他爺爺朱見深一樣,都是妥妥的鷹派。

成化帝朱見深在位二十三年,從成化元年派趙輔出征廣西開始,直到成化二十二年,也就是他駕崩的前一年,還在對付西北犯邊的蒙古小王子,一邊還要騰出手料理安南和占城的軍事糾紛。

不聽話的就是敵人,對於敵人,朱見深只有一個字“打”,廣西瑤族叛亂、南漳亂匪劉通、蒙古毛裡孩入寇、建州女真犯邊、靖州苗亂、蒙古小王子進犯,朱見深打得不亦樂乎。

誰敢挑釁大明劫掠大明,朱見深就敢打,而且還要往死裡打!

朱厚照這小子,比之朱見深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歷史上他甚至化名“朱壽”自封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並於正德十二年領兵抵禦蒙古侵擾,取得“應州大捷”的勝利。

所以,鷹派是好戰的,一聽到要打仗,那比誰都要來勁。

“進剿建州,朕早就想幹了!”

朱厚照興沖沖地開口道:“昔年憲宗皇帝兩次犁庭掃穴,打得這些女真蠻夷不敢南顧,結果現在又開始冒出頭來鬧挺了!”

“韓輔上奏好幾次了,請求朝廷出兵,徹底將這些蠻夷殺到亡族滅種,一勞永逸!”

若說誰對這些建州蠻夷最為痛恨,除了湯昊這個後來人外,恐怕就是韓輔這個遼東總兵官了。

屢屢犯境襲擾,劫掠完殺完人就跑,不帶這麼噁心人的玩意兒!

但楊廷和還是不同意,因為大明現在沒有必要進剿建州出兵遼東。

錢糧留著發展民生不好嗎?

為什麼非要拿去打仗呢?

再說了,遼東本身就是苦寒之地,就算把女真蠻夷殺光了,那些田地也根本就不適合耕種,對大明而言沒有意義啊!

“陛下,臣反對出兵遼東!”

“國朝如今的重心應該放在開發倭國上面,錢糧等資源全都傾瀉了過去,沒有餘力再支撐起一場戰役了。”

還是老一套,國庫空虛錢糧不足,所以反對出兵。

這是文臣縉紳最常見的手段。

湯昊也不跟楊廷和爭辯,而是將自己帶來的堪輿圖掛好。

楊廷和與朱厚照定睛一看,這是大明九邊軍鎮的邊防圖。

“遼東局勢為什麼會一再惡化糜爛?”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畢竟遼東是漢夷雜居之地,而且又是苦寒之地,將士駐守在此,本身就已經很是艱苦了,更別提還要時刻提防蒙古、女真等蠻夷的劫掠襲擾。

朱厚照似乎看到了不一樣的地方,因為堪輿圖上面,湯昊圈了出來。

“是因為……大寧都司?!”

“沒錯,大寧都司!”

湯昊拿出炭筆,將大寧都司與遼東都司連成了一條線。

“太祖高皇帝當年調動重兵,千辛萬苦地從蒙古蠻夷手中搶來大寧和開平,然後派遣重兵駐守,為此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財力,太祖高皇帝為的是什麼?”

“太祖高皇帝設立大寧衛所和開平衛所的主要目的,又是什麼?”

湯昊再次將大寧都司與開平衛連了起來,隨後目光銳利,直視著大明皇帝朱厚照。

其實這是大不敬的行為。

帝王不可直視,那是忤逆犯上,更別提像湯昊這樣當面質問帝王的了,那簡直就跟指著皇帝的鼻子罵他沒有什麼區別!

楊廷和有心提醒一下湯昊注意臣儀,不過他也發現了一件更為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大寧都司。

為什麼太祖高皇帝要不惜一切代價地從蒙古蠻夷手裡搶來開平和大寧?

為什麼太祖高皇帝要設立開平衛和大寧衛,並且派遣重兵鎮守?

“蒙古人!”

“太祖這麼做,是為了抵禦蒙古人,抵禦來自草原上的威脅!”

朱厚照下意識地說出了答案。

湯昊也點了點頭。

“沒錯,太祖高皇帝就是希望通過掌控大寧和開平這兩個戰略要地,形成掎角之勢,從而抵禦蒙古南下反攻中原!”

“為此太祖高皇帝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財力,就是為了將大寧和開平掌控在手中,只要這兩個戰略要地存在一天,大寧衛和開平衛就會是抵禦蒙古南下的第一道防線,而長城九邊重鎮才是第二道防線!”

“大寧都司存在之時,大寧衛就像插入草原的一把刀,既切斷了草原和東北的聯繫,朝廷還能依靠大寧為前哨基地,數萬軍隊時不時掃蕩沙漠,革除不臣,追亡逐北,痛擊蒙古。”

這其實是一種以攻為守的積極防禦策略。

“在這種情況下,大明衛所可以向長城以北推進,這是一種積極防禦,而且大寧還有監視東北蠻族的作用,九邊長城防線則更像是大明的第二道邊疆防線,是大寧都司的後勤基地,有著第一道防線存在,如此長城沿邊的壓力可大大減輕,很少會出現草原騎兵蹂躪九邊的情況。”

“然而,永樂年間我大明失去了開平和大寧,自此以後北部防線全面失衡!”

湯昊沉聲道:“永樂廢置大寧都司,大寧之地會出現權力真空,被扔給朵顏三衛放牧,諸多蒙古部落爭相湧入大寧,搶奪這塊肥美牧場!”

“蠻夷佔據了大寧這塊戰略要地,結果就是隨時南下劫掠入侵,襲擾九邊長城沿線,我大明第一道北疆防線,從大寧開平變成了九邊軍鎮,大明的防禦力量被迫撤退到了長城以南,直接徹底喪失出塞主動權,而九邊長城也淪為了草原蠻夷兵鋒直指之地,九邊烽火迭起,蠻夷屢屢南下劫掠襲擾,大明邊防遭受巨大的壓力,光是九邊軍費開支這一項,就是一個恐怖的天文數字!”

話聽到這兒,楊廷和神情也開始變得凝重了起來。

因為這並非是湯昊在危言聳聽,而就是事實真相。

自從土木堡一戰,英宗朱祁鎮將大明精銳徹底葬送之後,大明王朝也就此由盛轉衰,再無出塞肅清漠北之力,也瓦剌韃靼也趁勢崛起,終年南下劫掠襲擾、寇邊擾境。

大明朝廷為了抵禦北虜之患,不得不大力投入錢糧,側重於北疆戍邊,以致於整個大明所有財政支出中一朝軍費佔比長期超過了一半,軍費支出佔比最高的時候達到了七成甚至八成之多!

朱厚照此刻神情變得異常凝重,不知何時已經捏緊了拳頭。

如果真按照湯昊所說,當年永樂皇帝廢置大寧都司,無疑是極其不明智的,直接給後世子孫埋下了滔天禍患!

只是,還沒有結束!

“最後,回到我們剛剛說的那個問題。”

“遼東局勢為何日益糜爛?因為大寧都司不但是我大明抵禦蒙古南下的第一道防線,更是抵禦蒙古蠻夷東進遼東的北部屏障!”

“永樂廢置大寧都司,蒙古蠻夷可以隨時入侵遼西走廊,遼東都司作為我大明的“九邊之首”,其對大明北方安全具有決定性意義,而以廣寧城為核心的遼西走廊,背山面海,丘陵起伏,形勢險要,是溝通山海關內外的重要通道,從秦漢到大明曆來為兵家征戰必經之地!”

“但大寧廢置淪為異族蠻夷鐵騎馳騁之地,他們會自西向東殺入遼西走廊,倘若遼西走廊失守,屆時不但整個遼東會因此生亂,甚至草原蠻夷還可自山海關殺入我大明境內,反攻中原只怕再也不是一句虛言……”

此話一出,全場皆寂。

朱厚照驚得豁然起身,這已經涉及到了祖宗基業啊!

楊廷和也是大驚失色,他軍事眼光甚至比不過朱厚照,但是此刻也是聽明白了。

大寧和遼東,都是國朝不能失去的戰略要地。

可是現在,國朝已失其一!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經略遼東,然後重建大寧!”

湯昊重重一拳砸在大寧之地。

“只要朝廷首收復了大寧,那北虜就不敢再輕易南下!”

“屆時我大明將會從龜縮在長城內被動防禦,轉變為積極出塞主動防禦,直至重現永樂壯舉,打得蒙古蠻夷不敢南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