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瑜 作品

第 109 章 賀壽

 小太監不動聲色的收了銀子,面容還是帶著笑:“咱家這就去找乾爹。”

 衛公公果然出來了,接過呂和手中的信。呂和就拱手道:“衛公公,外邊還有事,秦侍郎讓下官送了信就先回去了。”

 衛公公:“大人先去忙吧。



 他拿著信封邁著小碎步去找景元帝,景元帝在中和殿沒戴帝王流冠,穿著常服,雍容閒雅,他撐著腦袋看御桌上的奏摺,不知看到什麼,眼中閃過一絲殺意。

 “陛下,這是秦侍郎差人呈上來的信。”

 景元帝伸出手,衛公公連忙殷切的放在景元帝手上。

 他知曉秦青灼在做災民的事,這也是他頭疼的一件事。他拆開信封,一目十行,心中有幾l分動容。

 “以往去安置災民的官員沒有秦愛卿這麼周全的。”景元帝感嘆一句。

 “擺駕,朕要去看太后。”

 景元帝到了崔太后那,崔太后正在宮殿裡聽著宮人們唱曲兒。

 “皇帝來了,快坐。”

 景元帝坐下來開門見山說道:“父君,災民在外衣衫襤褸,朕想讓父君組織著宮中的人,還有命婦們把家中的舊衣送給災民們。”

 “這是好事,父君明日就能辦妥。”崔太后見他對災民的事這麼上心,心中熨帖。

 “父君

 () ,兒臣把舅舅和表兄派到徵寧郡,今年沒法跟他們團圓了,還請父君不要怪兒臣。”

 “這些都是小事。他們首先是你的臣子,其次才是你的舅舅和表兄。再說了,他們身在其位謀其政,這本就是他們應該做的,你要是信任他們,就派他們多做一些事,這是他們的福分。”

 景元帝點頭:“等舅舅和表兄辦了差事回來,朕請他們進宮一起用膳。”

 崔太后笑著:“你能這麼想就好了。”

 ……

 明南知把舊衣運了過來,第二天早上崔太后就召了官員們的夫人和夫郎進宮說了這件事,還把明南知等人誇獎了一番。

 跟著明南知一起做這件事的夫人和夫郎們瞧見其他人豔羨的目光,心裡也有幾l分自得起來。

 餘下的官員夫人和夫郎們聽了太后是這麼說的,自然也是下去找了舊衣送給災民們,還能博得一個美名,何樂而不為。

 “南知多虧了你。”

 眾人對明南知親近起來。

 明南知身上有誥命在身,相公又在新帝面前得寵,這處理災民的辦法現在瞧著也還不錯,要是這次把災民處理好了,簡在帝心啊。升官什麼的,還不是等資歷一到,皇帝就會讓秦青灼蹭蹭蹭的往上升。

 明南知送來的舊衣和被褥已經給災民用上了,先是緊著老人和孩子,接著就是女子和哥兒。

 “還以為到了京城也要死了,沒想到這次的朝廷這麼有良心,我們吃的粥比自家煮的粥還要濃稠,身上也有被子蓋著,身子暖和多了。”

 一個災民這麼說了,其餘的災民就附和起來,心裡懷著對朝廷的感激。但他們也不是不懂事的人,知道秦青灼待他們也是極好的,心裡很是信服他。

 “幸好我們跑到京城裡來了,在天子腳下,這些官不會不管我們的,可惜在來京城的途中有好多人都死在路上了。”

 談起這個話,眾人都有些傷感起來,有的哥兒更是抱緊了自己的孩子,看見自家孩子瘦的只剩下骨頭的臉,心裡還是高興的,至少他的孩子在這次雪災中活下來了。

 有了朝廷的幫助,他們可以活得更久。

 秦青灼每日在這邊忙著災民的事,顧尚書在戶部也忙著,各地鬧雪災,都要糧食去賑災。

 “顧大人,幸好秦大人有先見之明多修了十幾l座的糧倉,把戶部大半的銀子都換成了糧食,不然我們還沒有這麼多的糧食。”倉部郎中有點高興。

 往日鬧了什麼洪澇,雪災的,各地都是伸手找戶部要錢要糧,戶部只好在朝廷上哭窮。

 沒有了,一滴也沒有了。

 現在他們戶部有糧了,但錢還是沒有。

 “富商都會囤積糧食,京城的糧食從五文漲到了二十五文,這還是在天子腳下沒有過於瘋漲,不然隨便抄幾l個富商的家都夠他們喝一壺的了。”

 大楚皇族的老傳統,缺錢就抄富商的家,而富商往往大部分都有官商勾結和偷稅漏稅的毛病,只要沒銀子了就去私下查一查

 ,一查一個準。

 “先把糧食分出來然後列清單,往後這些都是要查賬的,這些事就交給你來辦,把糧食裝車好了,就去找兵部侍郎交接一下。”

 “是,顧大人。”倉部郎中應了一聲也下去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