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盤點中外史上最不畏強權勢力的六大釘子戶

  繁華中的“孤島”

  在美國華盛頓的馬塞諸塞大街上,有一幢與周圍環境極不協調的孤獨陳舊小樓,主人叫斯普瑞格思。原來,斯普瑞格思先生買這幢樓時花了13萬美元,開發商欲重新開發,和其議價時,他卻向開發商要出了三千萬美元的天價。幾經周折,開發商最終放棄了與斯普瑞格思先生交涉,重新規劃了設計,斯普瑞格思的房子也成了繁華中的“孤島”。

  “恢復原狀”的磨坊

  上述美國這個“釘子戶”還不算最牛的。西方歷史上最牛的“釘子戶”,大概非德國的那位磨坊主莫屬。號稱“軍人國王”的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在他的行宮登高遠眺,發現他的視線竟被緊挨著宮殿的一座磨坊擋住了。如此不合時宜的“違章建築”,讓這位領袖非常掃興,在與磨坊主商談買下這座磨房未果的情況下,“龍顏”震怒,於是派人把磨坊給拆了。結果那位磨坊主告到法院,法院判決國王必須“恢復原狀”,賠償損失,一國之君弗里德里希拿到判決書後也只好遵照執行。

  “周順房”嵌在蔣家大院

  蔣光頭當上“中華民國”的領袖以後,想把位於浙江奉化武陵鎮上老家的舊房子拆掉擴建一下,於是要讓周圍的鄰居拆遷,好給蔣家騰出地盤。鄰居們得知蔣家擴建房子的事後,都紛紛讓出自己的宅基地,可是隔壁賣千層餅的周順房的主人卻不願意騰出自己家的地盤。

  原來,周順房的主人與蔣光頭都是兒時的小夥伴,並且和蔣光頭都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所以並不把他看成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大人物。周順房的主人接到拆遷通知後,曾放出風涼話說:“瑞元(瑞元是蔣光頭的小名)當皇帝了,他讓我搬,我不得不搬……”並執意要讓蔣光頭親自來說。蔣光頭聽後嘆曰:“遷不遷由他去吧。”這個周順房,因而被戲稱為民國最大的拆遷釘子戶。

  今天我們到蔣氏故居,會看到蔣家面臨剡溪的大院右側,有一個“周順房千層餅店”,嵌在蔣家大院的一角,顯得有些“另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