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北宋科學家沈括遭家暴

  假如活到今天,沈括和蘇軾的廟堂地位就可能倒過來。以蘇軾的脾性,不大可能混成含淚大師,沈括這樣的科學家就好得多了,一定是個什麼元勳。除了在科學領域的貢獻之外,公平的說,沈括一生還是抱持嚴謹的科學態度,在他生活的年代,倒也沒在科學層面忽悠過誰。

  然而王安石一定不這麼看,一度齊心戮力一起推行新法的沈括,在王被罷黜之後風向轉得飛快,立刻起草萬言書一份,從政治經濟學以及自然科學的角度論證了王安石新法之荒謬之禍國。新任宰輔吳充瞧著心裡都堵得慌,心想這樣的人能用嗎,有朝一日我要是下臺了呢?這種事想想都一身寒戰,忙呈送皇帝,你想皇上看了能龍顏悅嘛,隨即沈括被貶。王安石從此都不稱呼沈括的名字,而是叫他“壬人”,所謂壬人,就是見風使舵的奸佞之徒,俗稱小人。

  悍妻培養出的科學達人

  蘇軾是個胖子,比王安石的肚子和肚量都大。史料記載,沈括在杭州與蘇軾聊天吃酒,臨走求了蘇軾近期的詩文,回家就拿了放大鏡逐字逐句地審查,挑出來幾首詩,以硃筆勾注,掉頭就告蘇軾心懷不滿訕謗朝廷。沈括拿到的蘇詩,其中有這麼兩句:“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唯有蜇龍知”——沈括的註解是,龍不就是聖上嗎?聖上好端端地在龍椅上坐著呢,你蘇子瞻還去九泉找龍,啥意思啊你。

  這是烏臺詩案之始,後來搞蘇軾最起勁的李定等人,也都從沈括那得了靈感,於是詩有達沽,罪從詩出,蘇軾之後又有多人以詩獲罪。還好宋神宗還不算太混蛋,把蘇軾的狂生氣打壓了打壓,又被蘇軾給蘇轍那首詩感動的唏噓一番,最終放了人。此後的沈括向世人展示了他的臉皮厚度,再去見蘇軾,談笑若常,就跟使壞的不是自己一樣。火山文學

  蔡確對沈括的評價是:“首鼠乖剌,陰害司農法。”說沈括首鼠兩端見風使舵,還愛玩陰的。這九個字入了《宋史·沈括傳》,洗白已是不可能。再回頭看看他對王安石和蘇軾乾的那些事,蔡確的評價真不過分。總而言之作為自然科學學者的沈括是一成功人士,作為人文學者和政治家的沈括是一失敗者。以蔡京之臭死後還有門人立碑撰銘,沈括死了卻連個墓誌銘也沒人給寫,他這一生可稱杯具,這杯具盛滿了科學,卻缺了些別的有硬度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