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一戰名將貝當為什麼投降?

  如果貝當在一戰和二戰之間這段“漫長的休戰期”裡淡出歷史舞臺,他可以同拿破崙、戴高樂一樣,成為法蘭西曆史上最受尊敬的民族英雄。然而,上帝對貝當出奇地優待(或者說殘酷),老先生八十有餘還是寶刀不老、精神矍鑠,於是他又見證了二戰的爆發。這一次,捲土重來的德國人更加生猛,以閃電戰的方式一鼓作氣把法國給滅了。這個時候,一戰英雄貝當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他在法國即將戰敗的最後時刻出任法國總理,主導法國向納粹投降,並在之後出任親納粹的“維希政府”的“元首”,在希特勒的淫威下屈辱地管理了法國五年,搞得自己聲名狼藉。等到二戰結束後,貝當理所應當地被當做賣國賊揪了出來,在民眾的一片唾罵中被法國最高法院以叛國罪判處死刑。火山文學

  貝當的晚節不保讓很多人看不懂。身為民族英雄,貝當這輩子該有的都有了,投降顯然不是稀罕當那個“兒皇帝”。至於說貝當賣國是為了保命,那更不成立。當法國在1940年土崩瓦解時,84歲的貝當遠在西班牙當大使,西班牙元首佛朗哥當時就勸他不要回國:“您何必把自己的英名和一場本該由別人負責的失敗聯繫起來呢?”事實上,如果貝當真為自己考慮,當時最好的選擇就是留在海外,他甚至可以憑藉自己崇高的聲望成立一個流亡政府,偶爾動動嘴皮子,鼓動一下淪陷區人民抗擊德寇,真正拼命的事情自會有人替他做。如果貝當這麼幹,戰後“再造法國”的殊榮可就沒他的學生戴高樂什麼事兒了,貝當將成為兩次拯救民族的“雙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