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雍正繼位殺了多少兄弟?

  十二弟胤祹

  康熙末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很受重用,也很有權,但沒有結黨謀位。雍正剛即位,封胤祹為履郡王。不久,藉故將其降為“在固山貝子上行走”,就是從郡王降為比貝勒還低的貝子,且不給實爵,僅享受貝子待遇。不久,又將其降為鎮國公。乾隆即位後被晉封為履親王。這位胤祹較之其他兄弟氣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歲。

  十四弟胤禵

  雖與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黨同胤禩,又傳聞康熙臨終前命傳位“胤禎”而雍正黨篡改為“胤禛”,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許撫遠大將軍胤禵進城弔喪,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將其父子禁錮於景山壽皇殿左右。乾隆繼位後,將其開釋。

  十五弟胤禑

  康熙帝死後,雍正命其守景陵。

  境遇比較好的有三人:十三弟胤祥、十六弟胤祿和十七弟胤禮

  胤祥

  曾被康熙幽禁,原因不詳。雍正繼位,即封胤祥為怡親王,格外信用。

  胤祿

  過繼給莊親王博果鐸為後,襲封莊親王。

  胤禮

  雍正繼位封為果郡王,再晉為親王,顯黃管理藩院事,繼任宗人府宗令、管戶部。

  胤祥和胤禮顯然早加入“胤禛黨”,只是康熙在世時,十分隱秘,沒有暴露。

  康熙二十幾個成年的兒子,大多數都很有才能,這本是應該值得高興的事。可是身為帝王的康熙帝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帝位只能傳一個,而兒子們都這麼優秀,勢必會引起明爭暗鬥,作為一個父親,康熙帝是不願看到這種情況出現的,可是卻偏偏出現了。

  最是無情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