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南美民族解放運動的開端

  阿馬魯命省督寫信,通知督署將武器、輜重、庫銀運來通加蘇卡村。西班牙人不知是計,果然照辦。阿馬魯不費吹灰之力,捕獲廷塔省大部分殖民官員,繳獲75支滑膛槍和2.2萬比索現金。

  11月10日清晨,通加蘇卡村廣場豎起了絞刑架,各村民眾蜂擁而至。3隊印第安士兵排起森嚴的隊列,衛隊押解省督入場。

  阿馬魯騎著高頭大馬,披著繡有印加王室徽記的斗篷,在廣場中央發表演說:“我宣佈,廢除可詛咒的米達制、分攤制、貨物轉手稅和一切苛捐雜稅。土生白人.混血種人,印第安人,跟我走吧,懲罰那些魚肉人民的西班牙人,為自由不惜拋擲自己的頭顱!”在山呼海嘯的歡呼聲中,省督阿里亞加被送上絞架。偉大的廷塔起義揭開序幕。

  阿馬魯一開始就提出印第安人、黑人、混血人、土生白人團結戰鬥的口號,在起義後第12天頒佈瞭解放黑奴的法令。

  起義軍沿維爾卡馬約河河谷進軍,攻佔了基基哈納鎮。隊伍擴大到6000人。

  西班牙總督派遣450人軍隊,在700多名土著軍的配合下前往討伐。兩軍在聖加拉拉鎮遭遇。起義軍用棍棒、刀矛和投石器,將討伐隊打得落花流水。

  聖加拉拉距庫斯科城僅有30餘公里,庫斯科省督星夜派信使趕往利馬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總督府求援。天主教會宣佈革除阿馬魯的教籍。殖民政府通令阿馬魯為叛逆分子,解除其“卡西克”職務,懸賞1萬比索取其首級。同時宣佈廢除“分攤”制和貨物轉手稅,以籠絡人心。

  阿馬魯估計庫斯科城一時難以攻克,避重就輕,率軍南下,向的的喀喀湖區挺進。起義軍每到一個地方,立即廢除“米達”制,砸開紡織工場、莊園、倉庫、監獄,釋放勞工和囚犯,處決作惡多端的官吏、奴隸主和工頭,爭取萬千解放者加入起義隊伍。短短一個月,起義軍擴大到9萬人。秘魯50個省解放了24個省,玻利維亞、阿根廷部分地區也被起義軍控制。

  廷塔省後方由阿馬魯的妻子米卡埃拉留守。她機智勇敢,粉碎了教會的間諜活動,源源為前方輸送糧草、兵員。

  庫斯科城外破敵陣

  切卡庫峽谷陷重圍

  12月中旬,利馬和布宜諾斯艾利斯兩地殖民軍向庫斯科進發。庫斯科是印加王都故都,殖民軍絕不能放棄。米卡埃拉通知丈夫迅速回師,乘敵軍增援前攻佔庫斯科。

  12月底,阿馬魯揮師北上,兵臨庫斯科城下。28日攻克城西要塞皮丘高地,將繳獲的大炮指向城內。

  阿馬魯喪失戰機,沒有立即攻城,卻向城中殖民當局發起和平攻勢,敦促他們投降。他期望事先聯絡好的土生白人和印第安貴族能夠裡應外合,誰料他們在緊要關頭,投入殖民軍懷抱。殖民軍趁勢組織隊伍,將土著軍隊排在城防第一線。起義軍如果強行攻城,勢必造成印第安人自相殘殺的局面。此時,參加起義軍的白人軍械師又暗中破壞大炮,使攻城火器失靈。阿馬魯迫於無奈,於1781年1月10日夜間撤圍,再次向南方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