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沙皇俄國之父是如何煉成的

  列福爾特在大使團中表現出色,說俄語很流暢,引起了彼得的注意。再到後來,彼得請示大使團是否肯將列福爾特交給他,大使團同意了。就這樣,列福爾特到了沙皇俄國並做了彼得的助手,時常給他提意見,聊國事。為什麼列福爾特是彼得的寵臣呢?這不能僅僅根據他們聊得在一起來說明,有幾個例子:

  1、新軍裝改革:列福爾特來自俄國西邊,懂的更多的現代化科學技術,恰好這些是彼得最喜愛的。列福爾特推薦彼得將俄國戰士的衣服換成便攜式,就是既方便,又實用的軍裝,那時候的沙皇俄國的軍裝袖子很長,跑起來很慢,很影響戰鬥效率。彼得聽了以後很感興趣,讓列福爾特找西歐服裝師給他做一套,彼得穿上後,非常的高興,立即下令全軍換成新式軍裝。顯然這引起了人民的不滿,因為人民已經習慣於古式軍裝。於是邊有人起鬨說彼得傳統西方國家,準備反逆祖宗,但都被彼得武力鎮壓下去了。

  2、新軍隊改革:列福爾特每天都告訴彼得許多他不知道的西方科技,有一天,彼得是在忍受不了他的國家如此的落後,他即可帶領幾百人的使團去西歐的許多國家拜訪,具體的國家我們這裡不細講。彼得為了最全面的瞭解西方科技(實際上他對列福爾特介紹的最感興趣還是海上軍事,也是沙皇俄國的弱點,由於俄國的內海很少,所以海軍基本上沒有)而辦成普通的大使,讓列福爾特去正面和各國國王交談吃飯,自己就可以有很多空閒時間了。當然,到後來還是很多人知道了彼得也在使團裡,都圍上來看看誰是沙皇,彼得最忌諱的就是百姓們東看看西看看。我記憶裡對彼得遊行西歐最重要的兩站就是荷蘭和英國。彼得首先在荷蘭當過一陣子的造船工人,當然是穿著當地百姓的衣服,但是因為是新來的,所以也沒傳授多少技能。後來英國邀請俄國使團到英國去觀賞,彼得想到英國是島國立馬就同意了。

  當彼得來到英國時已經被發現了身份,但經管如此,英國並沒有向彼得隱瞞什麼,而是完全的透漏了造船技術,並同意彼得大量僱用英國造船師,彼得對此很高興,並參觀了英國的造船廠,突然驚歎的說:“我為什麼要在荷蘭浪費時間,早知道我第一時間就飛往英國了。”彼得說出此話並非無道理,荷蘭的造船技術太死板,不論大小,還是運輸船,軍事船,造法基本相同,並無太多的科技,而英國卻優化了從荷蘭那裡學來的造船技術,加上了更多的科學知識來建造,比如船底的流線型,可以增加水排量,從而加快船的移動速度。說白了,彼得西行就是為了他國家海軍的強盛而來的。

  從以上兩點我們可以看得出彼得是很信任列福爾特的,彼得也是一個平民皇帝,很體察民情,是個可以降低身份的睿智帝王。也可以看出彼得堅持的性格,以及為了完成自己的目標而不顧一切的性格特點,有利有弊,這才是完美的人。關於緬希科夫我的映像並不太深。

  在彼得西行的過程,還發生過兩次大事,第一是當彼得到了瑞典後,彼得想要參觀瑞典的海軍被遭到了拒絕,所以彼得暗自下定決心等新軍團改革成功後第一時間就拿瑞典開刀。第二是當彼得正陶醉在參觀英國海軍工程時,有人報告俄國有人起義,要推翻彼得的沙皇統治。原因是這樣的,由於彼得走的時間很長,而且音訊甚少,所以有人便造謠說彼得已經死了,要新立沙皇。有人將索菲亞公主放了出來,並回復她的爭權。彼得是很聰明的,他在走之前就已經想到了這種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所以安排好了精英團(彼得走之前安排的外國人組成的新式軍團)在莫斯科皇宮周圍把手,把射擊團調到邊境去把守,但是索菲亞便撒謊說彼得準備讓射擊團殉國,好來激怒射擊團,於是,射擊團南下,一路以索菲亞公主的名義收復彼得的地盤,直殺到莫斯科城下。在精英團的警告下,射擊團放肆的打傷百姓,於是精英團稍微給射擊團一點顏色就把射擊團這個老套的軍團打的潰不成軍。等到彼得回來以後,就下令處死所有的射擊團軍官,並把全國的軍隊都像精英團一樣偽裝起來。他還擴大了許多內海,建造了許多的造船廠,使得俄國海軍能快速的發展。彼得立即下令把索菲亞終身監禁,後來索菲亞決定放棄從政真心投入到修道院時,彼得才不去理會她。後來等到軍事改革的差不多,國家局平穩下來後,彼得開始了與瑞典的戰爭。一開始是彼得侵略,後來因為彼得的邊境背叛了彼得投靠了瑞典,再加上彼得的軍隊剛改革成功,軍人並不太適應新式的作戰規律,所以一開始打的很困難,再到後來,瑞典殺到莫斯科附近,彼得想求和,卻被瑞典國王拒絕,彼得說出:“此時不戰,一定會死,同樣是死,不如光榮的死。”於是士兵們激起鬥志,為了保護祖國,為了證實自己的實力,猛攻了回去,一口氣消滅了侵略軍,並打下許多瑞典的地盤。瑞典國王請求講和,彼得覺得過癮夠了,於是同意了。彼得最看不爽的就是叛軍,他把與叛軍頭目有關的軍屬全都用最殘忍的方式殺死,而士兵們他則原諒了,他說:“他們只是被壞人抓住把柄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