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名詩人王維走後門金榜題名的?

  王維俊美飄逸,談吐瀟灑,在座的達官貴人們無不讚嘆。此時,岐王才慢慢地道出真相,說今年科考沒人舉薦王維做第一,王維是不肯參加的,並且聽說公主已經舉薦了張九皋……於是,公主就把主考官叫到家裡,說明了情況。由是,王維一舉奪魁。

  因《新唐書》沒有記載王維的發跡史,所以這個故事的真偽歷來眾說紛紜。

  野史記載歷來眾說紛紜。

  但同類故事在唐代的筆記小說裡卻比比皆是,比如,陳子昂是怎麼成名的?以前,他十年居京師,不為人知。某一天,他在東市買了一張要價百萬的胡琴,並招呼大家去他家欣賞佳樂,然後當著大家的面把琴砸了,再把自己的文章散發給大家看,於是“一日之內,聲華溢都”——他成名了。

  而杜牧則完全是因為跟太學博士吳武相熟,他倆去拜訪考官崔郾,連蒙帶哄,讓人家把他錄為了第五名。

  雖然正史中沒有明確記載這些故事,然而“行卷”之事是有的。這樣的考試製度,漏洞百出,很不嚴肅。但奇怪的是,唐代,尤其是“行卷”風行的盛唐和中唐時期,是傑出詩人紛紛湧現的時代;到了中唐以後,舉人以傳奇小說行卷,這時候,唐人的小說又開創了一個高峰期。這種主要依靠主考官的眼力、品味、良知和判斷力的選士制度,似乎對唐代的文官選取並未造成什麼傷害,反而有所裨益。當然,前提是這些走後門之人確實有真才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