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唐朝的吝嗇鬼代表

  說起狡詐兇殘的守財奴和吝嗇鬼,唐人張鷟(zhuo)在《朝野僉載》中有著這樣詳細而傳神的記載,有個名叫夏侯彪的人,是個食肉動物,素喜葷腥,但是他吃肉,別人連湯也別想喝,有一次他吃的肉食生了蟲子,但他捨不得丟掉,因為送客人出門,僕人就偷吃了一塊肉,他回來發覺後大發雷霆,想了一個非常惡毒的歹招兒,捉來了一大堆蒼蠅讓僕人當他的面吃下去,僕人不堪忍受這種汙穢,噁心難耐,就把吃的肉全吐了出來,你不是想吃肉嗎?吃蒼蠅吧,至於我的肉,你得一點不剩的給我全吐出來。無獨有偶,當時安南的駐軍司令鄧祐是韶州人,家裡非常富有,有奴婢上千人。家裡面好吃的東西他都留著自己吃,獨食吃慣了,接待客人時也不肯拿出來。他的孫子貪嘴,偷吃了一隻鴨子,鄧祐煞費苦心的安了個擅自破壞家產的罪名嚴加處置。他下令僕人打了他孫子二十鞭子。廣州還有一箇中級軍官叫做柳慶的,他自己單獨住一個房間,所用的東西和吃的食物都放在臥室裡,有個僕人私自拿了一小撮鹽,柳慶將他用鞭子抽得渾身是血。上述這些狡黠、兇殘的貪財者與英國傑出的戲劇大師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中塑造的夏洛克其貪婪本質別無二致。

  唐末著名詩人韋莊其吝嗇程度也讓人歎為觀止,雖然書讀得多,詩寫得好,但是卻吝嗇到了數米下鍋、稱柴燒火的地步,如果家裡烤熟的肉少了一片,他立即就能覺察出來。他八歲的兒子死了,妻子準備讓兒子穿著平時的衣服下葬,韋莊卻說,死人何需盛裝,太可惜了。於是將衣服剝了下來。然後用一領舊席子將兒子的屍體裹了出去,掩埋完兒子,他又將席子拿了回來,做父親的薄情寡恩到這種地步,實屬少見。如果說韋莊因為家境貧寒尚可以寬囿的話,那麼接下來的這位,貪婪吝嗇的就讓人捧腹了。

  山東密州(諸城)有個軍政長官叫做鄭仁凱,有一次,他的僕人來告訴他鞋子磨破了,央求他給置辦一雙。鄭仁凱卻說:別急,我替你找一雙鞋。一會兒,看門人穿著新鞋走過來。鄭仁凱廳前的樹上有一窩啄木鳥,鄭仁凱靈機一動,叫看門人上樹去掏小啄木鳥。看門人脫鞋光著腳爬上樹去,鄭仁凱使個臉色,讓小僕人穿上看門人的鞋趕緊溜掉。看門人下來以後只好光著腳走路,鄭仁凱卻露出了有恩於別人的得意神態。上述之人這種對吝嗇的執著和瘋狂,堪比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大師巴爾扎克筆下的典型吝嗇鬼葛朗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