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農民軍領袖黃巢的醜陋面目

  隨之而來,黃巢的本性也開始以一種極端的方式顯露出來。有人題詩譏諷黃巢當了皇帝后,開始變得昏庸殘暴。黃巢立刻組織人去查其作者,但是沒有查出來,於是黃巢索性把長安城中三千多無辜的儒生砍了頭;隨著唐軍的反攻,長安被唐軍佔領。但沒幾天又被黃巢奪了回來,對於長安的失而復得,黃巢卻大光其火,他將之前的那次失利歸罪於普通的長安平民,這個曾經被長安市民夾道歡迎的“率土大將軍”,舉起屠刀,血洗長安,將城中八萬餘名男丁殺戮殆盡。當黃巢於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四月再次被趕出長安後,率部出藍田入商洛山。五月,黃巢派左軍中尉孟楷為先鋒進攻蔡州(湖北棗陽),唐節度使秦宗權戰敗後投降齊軍,孟楷隨即由蔡州移師轉攻陳州(今河南淮陽)。

  陳州刺史趙犨是唐朝的著名將領,本人多次參加過圍剿黃巢的戰鬥,是大齊軍隊的夙敵。趙犨擔任陳州刺史後,就對部下說過:“黃巢若不死在長安,必定向東走,陳州是他必經之路,不可不防。”看得出,他剛上任就已預見到黃巢的失敗,並進行了相應的部署。孟楷剛入陳州境內,趙犨趁其不備,果斷出擊,齊軍大敗,孟楷被俘。趙犨為表示與黃巢絕不妥協的決心,命人將孟楷斬首。孟楷是最早追隨黃巢起義的重要將領,素為黃巢寵信。黃巢異常悲憤,立即與秦宗權合軍將陳州團團圍住,並“掘塹五重,百道攻之”,大有不拿下陳州決不罷休之勢。

  趙犨剛任刺史之時,就一直不斷地修築城塹,積蓄糧草,繕治兵器,在黃巢到來之前,就採取了堅壁清野的策略,將方圓六十里內的居民遷入城中,同時募集大批勇士,由其弟和兒子分頭統領,加固城防。趙犨對陳州保衛戰的準備工作做得非常細緻和到位,因此,黃巢攻打陳州受到了很大的挫折。黃巢見自己帶著幾十萬大軍,卻連小小的陳州都攻不下來,非常生氣,乾脆在陳州城下紮起營寨不走了。竟在陳州城下建起一座類似於皇宮的“八仙營”,並設置了百官曹屬,“立宮室百司,為持久之計”。結果,黃巢圍困陳州長達三百多天,卻始終沒能攻破陳州。而唐廷卻不斷調動軍隊,開始了對黃巢的圍剿。

  黃巢在陳州遇到的最大問題不是來自唐軍的進攻,而是沒有糧食。他是在唐軍的進攻下敗出長安的,不可能帶有多少糧食。趙犨在他到來之前就採取堅壁清野,也沒有給他留下糧食。而他手上有著一支幾十萬的大軍,這支軍隊人吃馬嚼,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糧食。可是這裡沒有糧食,那麼,他們吃什麼呢?黃巢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吃人。

  “賊圍陳郡百日,關東仍歲無耕稼,人餓倚牆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見《舊唐書》)

  “人大飢,倚死城塹,賊俘以食,日數千人,乃辦列百巨碓,糜骨皮於臼,並啖之。”(見《新唐書》)

  “時民間無積聚,賊掠人為糧,生投於碓,併骨食之,號給糧之處曰‘舂磨寨’。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卞、曹、濮、徐、袞等數十州,鹹被其毒。”(見《資治通鑑》)

  名詞解釋:舂:把東西放在石臼裡去殼或搗碎;臼:舂米的器具,用石頭或木製成,中部凹下;碓:舂米用具,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槓,槓的一端裝有一塊圓形的石頭,用腳連續踏另一端,石頭就會連續起落,去掉石臼中糙米的皮。搞清了這些工具,就可以很清楚黃巢是怎麼解決部隊的糧食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