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忘了喝孟婆湯的老顧?

  白髮人送黑髮人,人間至痛啊。

  傷心欲絕的顧況寫了一首詩,雲:

  老人喪其子,日暮泣成血。

  老人年七十,不作多時別。

  不過說來也怪,顧況都已經七十多歲了,沒多久,他又有一名小妾懷孕了,生下了一個兒子。

  顧況給這個孩子起名“非熊”,寓意於輔佐武王伐紂的太公望,希望這個孩子長大後成為姜太公一類非凡人物。

  可是,這個孩子卻是個啞巴,不會說話。顧況大為嘆惜。啞巴就啞巴,好歹也是自己的骨肉,也能傳宗接代!

  然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顧非熊七歲那年,跟哥哥、姐姐們在庭院中玩耍,哥哥、姐姐們捉弄他,把他捉弄急了,忍不住開口爭辯說:“其實我是你們的兄長來的,為什麼要這樣捉弄我?!”

  真是天雷滾滾啊!

  顧非熊一這句,把庭院裡所有人都震驚住了。

  這還沒有完,“啞巴”顧非熊這會兒一點也不啞了,口齒伶俐得很,一五一十地說起他身世來,說他前世就生在顧家,死後捨不得離開顧家,又重新投胎入顧家。他敘述起前生曾經經歷過的種種事情,歷歷不誤,對哥哥、姐姐們的小名,如數家珍,一個個叫了個遍。

  而且,開口講話後的顧非熊讀書很好,做詩也很高明,他有七十多首作品收入了《全唐詩》,其中的《閭門書感》、《桃巖懷賈島》、《題馬儒乂石門山居》、《早秋雨夕》、《天津橋晚望》、《送馬戴入山》等都是名作。

  不過,顧非熊詩品雖高,科場卻很不如意,連續三十年科舉考試都名落孫山。以致在他的後期詩出現了很多牢騷話,如《會中賦得新年》的:“那堪獨惆悵,猶是白衣身。”《下第後寄高山人》的:“多愧鄰高隱,無成又一年。”等等。